美文网首页认知升级人生记录仪,充电提升站
永澄:优化解释系统的3条策略-01

永澄:优化解释系统的3条策略-01

作者: 易仁永澄 | 来源:发表于2018-01-15 10:47 被阅读83次
    优化解释系统的三条策略之一

    1

    前文已经明确地谈到了这个逻辑:区别彼此价值的关键要素是行为,行为是决策系统输出的结果,而解释系统对决策系统有着强影响。之后,我也给出了一个关于本末倒置的范例,我从认知的底层过程进行了分析,你会发现:在一个不经意之间,你可能就做出了不恰当的决策。

    无论从价值分析,还是原理判断,或者是具体案例,我们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持续优化解释系统,是一件极为重要,甚至是顶级优先级的事情。

    这个结论令人很震撼,不过,越是这种让人打鸡血的结论,越是要冷静。人类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科学家思维,这种思维下会大胆假设,然后小心求证,之后要在不同的环境场景下验证,最后还要多说一句,某某结论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另外一种是律师思维,这种思维会让自己先确定某一个结论,然后再用各种证据、逻辑想尽办法去证明,有的时候为了证明结论是对的,甚至会调用各种归因谬误去说服自己或者他人(科学家和律师思维的差别在于结论和假设哪个在前)。

    有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律师思维。

    为了让自己不陷入在律师思维,我换一条路径来思考,就是从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入手。我之前写过《职场青年复利式高速成长策略分析》《工作几年却被卡住不能发展,该怎么办》中,我分析过这个逻辑:如果要谋求更长远、更持续的发展,不要在一开始进入职场的时候,就用所有存量来换得某一时段内的收益、好评,而是要用更长时间的视野,适当放弃一些短期收益,让自己的增量可以发挥作用,以换取未来复利式的爆发。如果,你只用存量而不用增量去成长,将会高概率地陷入到卡住、发展受限的尴尬境界。

    那么,增量的关键是什么呢?有句话叫蹲得深、跳得高,增长的关键是丰厚的储备,这个储备不见得在当下立刻可用,但是,一旦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可以快速转化成全新的增长可能。增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打开全新的认知范围,获得更高维度的认知可能。

    解释系统是我定义的名字,关于解释还有其他的名称,比如说“判断”,我对一件事情有了新的判断,这是一种解释;还有就是“认知”,我获得了全新的认知,本身也是解释。所以,用增量去竞争的关键也在于优化你的解释系统,在能力圈中形成更高标准的能力组合。从这个角度,再次论证了优化解释系统的重要性。

    2

    前面谈了Why的问题,优化解释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增量上的竞争,提高更长时间范围内爆发的可能性。下面我们来谈谈How的问题,我将我现有的知识做了一下统合,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3条策略:

    • 从原理入手,要求:记忆解释框架、提高对场景的觉察、持续对常模和假设进行反思。

    • 从系统入手,把整个人作为系统过程,让输入端更加丰富、优化“想&做”的系统、强调系统的输出。

    • 掌握批判性思维,充分利用逻辑三洽、可证伪性、格栅化怀疑、反共识、我错了等工具来优化。

    由于我们谈的是策略,不是方法。所以信息含量较高,建议使用卡片进行整理,形成概念,并利用大脑的脑补功能进行自动化学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一个基本原理:人对于没有概念的东西是不会去思考的,只有形成了概念,即便只有概念这个表象,比如说“批判性思维”,即便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大脑有了一个思考的标的物,系统1就会将其形成框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意识雷达,只要和批判性思维有关的信息就会被自动收集,帮助你丰富和完善这个概念的内涵,这就是一种低耗损的学习方法。)至于方法嘛,我未来会以产品的形态放出来的,你放心,我研发之后得到的结果一定会变成产品的。

    3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策略:从原理入手,要求记忆解释框架、提高对场景的觉察、持续对常模和假设进行反思。

    从原理入手,就是从解释系统——解释框架 + 假设——系统1和系统2的流程 + 假设进行优化。在之前的原理分析文章中,我们曾经谈过一个原理:解释框架人人都是一样的,而假设却不同。基于这个原理,形成要求如下:

    记忆解释框架。就是把解释系统的框架能够记下来,你要知道它在短短0.02秒中形成的解释白箱化的样子。我个人建议你能够把解释框架的整体打开给记下来,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我给的框架图去抄写,连续抄写30-60天,总用时也不会超过5个小时,但是却可以掌握一个一生使用的套路,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如果你觉得这样还不满意,建议去读《思考,快与慢》吧,我给你个参考:我读了6个月,刚刚完成了前九章阅读,每一个字、每个句子的意思我都搞懂了,每一章我都绘制了流程图去理解并做了卡片整理。半年读9章真的很慢,不过,考虑到边际成本,我就特别安心。

    提高对场景的觉察。《思考,快与慢》给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无论如何研究系统1和系统2,我们都无法改变这个框架,系统1就是会出现一个个的直觉判断,形成一次次的偏见和谬误。框架改不了,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些突破它限制的方式,那就是提高对场景的觉察,即:我们需要记住一些场景,并且知道,这些场景下,系统1就是会出现误判,这个时候,我们用理性来取代系统1的自动判断。也就是:当某场景出现的时候,我们立刻调用一个已经固化的,排除系统1干扰的理性思考方式重新进行判断。我的领读预计再有一个月就会读到这个部分。

    持续对常模和假设进行反思。由于我们的解释框架调用了假设对事情进行判断和解释,而解释框架是一样的,假设系统会有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要持续对常模和假设进行反思。工具也极其简单,那就是目标制定、达成和反思校验假设,我今年也会逐步开设这两门课程:目标达成术和反思训练营,帮助你完成这个部分的优化。

    发一段读者群里的交流内容。

    首先是gsy喵喵读完文章的手绘逻辑图:

    其次,因为最近事情很多,所以我把一篇文章分开发了,但是看看字数只有2200字左右,忽然觉得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又开始去拼存量了。想想看,笑来老师已经持续写作十几年,每天平均在3000字以上。于是,我把这件事在群里说了一下。

    读者群里的小伙伴问我,3000字不是结果么?不是说不要在果上努力么?

    我的反馈是这样的:“谁说是结果??输出3000字,为什么是结果?为什么不是打通思维的原因、是复利暴涨的原因呢?每天3000字,是高手的基本功~是关键原因。对于刚刚入职场的伙伴,我通常的建议是这样的:1-3年,拼命积累卡片,在卡片上书写,不要管别人的3000字,而是确定卡片,不断提问,每天至少3-10个问题。如果连问题都提不出,早晚完蛋。然后自己回答问题,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自己成长。记得,有谷歌和维基百科,一切都有了。4-7年,开始训练书写,形成理性分析和逻辑能力,通常,看一下逻辑学,给自己设定上6个月完成逻辑学的学习任务,然后用1年完成对系统思维的学习。用逻辑、系统、批判性思维去分析你遇到的事情,开始形成观点,没有观点,就提出问题。8-10年,围绕着一个领域持续输出深刻的观点,深到别人搞不过你,你不要担心你没有观众,那无所谓的,观众越多越麻烦。10年之后,你的白箱能力形成,你可以狂虐身边那些看似比你超前的人,并且你会越来越快。很多人没有这种10年周期的视野,总是被系统1对当下利益的追求而蒙蔽,那就没有办法了,有些事情看缘分的。”

    你看,拥有不同时长的解释系统的效率是不一样的,自然影响我们的决策和价值实现~

    你不想被那个你压制了10年的人,一骑绝尘超越吧?记得,优化自己的解释系统。

    最后,阅读原文中,我在招募研发人员,欢迎到来。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澄:优化解释系统的3条策略-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yr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