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养生的文章。
——我写的东西真杂。
健康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或者说影响健康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
我个人有个看法:饮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或者说是首要因素。
古人说养生有三要:一睡眠,二饮食,三便利。
但睡眠和排便只是外在表现行为,相对来说是不可控的。而这两种要素均取决于饮食。所以我认为,饮食才是健康的根基——或者说消化才是健康的根源。而且更可贵的是饮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前年秋天,我在单位值晚班的时候,在市场上买了四根玉米当晚饭。
因为玉米正当时令,我又是农村来的,吃起玉米来实在是香,四根玉米我一口气全吃了还意犹未尽。当时也没在意,直接就睡了。只是晚上睡觉很不安稳,净做乱糟糟的梦——这是饮食过饱对睡眠的影响。
于是从第二天起,连续四五天,我工作起来不知为什么始终没有精神,只感到无限的疲乏。站也累,坐也累,晚上睡觉也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那种从身体里面袭来的强烈的疲惫感一时间让我感到十分害怕,总觉得自己象要得了什么绝症似的,整天担心不已。
大约是第四天或第五天的晚上,我去了一次厕所……
当我从厕所里出来时,简直象重获新生一般,浑身上下轻松无比,连精神状态都焕然一新,干起工作来精神抖擞,丝毫不感到累。
我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吃得太多难以消化的食物,造成肠胃负担重,全身的供血都到肠胃去消化食物去了,大脑缺氧,当然感到疲乏。
后来我在书上看到药王孙思邈的一句话:「一日之饱,损三日之寿。」,于是我恍然大悟。
在我家附近的国道上,总有位姓孙的老人在蹓弯儿,他已经八十七岁了,儿子死得早,孤身一人。。我们遇见他的时候,他总是笑着打招呼。他的家境并不好,每天吃的东西也很少。别人问他时,他总是淡淡是说:饿惯了,慢慢就习惯了。与他相比,同村的人,不到五十就得脑血栓的、心脏病的以及过早去世的比比皆是。现在我们的生活明明是变好了,但是也有不少病症居然也跟着来了。
喝水的时候,医生告诉我,如果平常口渴,一般喝水几口就够了。如果喝得太多,人体还得消耗的能量去消化多余的水,反而得不偿失。从这个结论看饮食,也是同样的道理。
吃饭是为人体提供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但是如果吃得太多,人体得花额外的能量去消化多余的食物,于是造成了生命的得不偿失。
据说人的寿命理论值是120岁,但为什么多数人都达不到这一点呢?
想一想孙思邈那句话就明白了:
我们本来满额的生命,由于我们错误的生活习惯一直在做减法:一日之饱,损三日之寿。
想一想我们每天的饮食状况如何,就能算出我们到底损失了多少生命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