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备所引发的怨恨不仅于事无益,更会打击家人、朋友和员工的积极性。——《人性的弱点》
我对这段话深有体验,责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能将矛盾激化,伤害了彼此的感情。
责备是想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是一种自大的表现。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责备和抱怨是孪生兄弟,一个是对别人苛刻,一个是为自己邀功,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在家庭关系中,责备和抱怨最容易引起矛盾,这一点我身有感触。
小时候父亲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听到的多是责备和要求,最后总要说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可是为我好,我怎么没有体会到呢?小孩子哪有不犯错误的?可是大人犯了错误却没有人管,内心除了委屈还有不服气。
后来我自己做了母亲,也时常对女儿求全责备。以前却从没有觉得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我也觉得:我都是为你好呀。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就活成了他们的模样。
老公之前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最烦你的就是爱埋怨人。”我也经常回复得理直气壮:“我都是为你好,你做错了,还不让人说呀!”接下来不是争吵就是冷战,但是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照样循环往复,而且对方没有了做事的热情。
长此以往,产生了一系列后果:家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终于到了爆发期。
谁痛苦谁改变。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我看了很多关于家庭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书,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下决心从我做起,知错就改。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破冰之旅从好好说话开始。我的做法是:发心要正,面带微笑、语速放慢,音量放低,注意倾听,只提建议。
既然是为别人好,那就让人感觉到是真心为他好,而不是揪住问题不放,于事无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用别人能够接受和舒服的方式去沟通,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一家人能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面对问题,共同想办法去解决。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另外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我们对自己有时也过分严苛,总是说要做更好的自己,没有达到心中的目标就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让自己越发没有自信,这是为自己好吗?
对人对己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就多一份开心。人生不易,活得轻松一点。
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