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良心诗刊》信染花笺百花园
周勇//12.25冬至四日//鹧鸪天·中国名楼之福建福州镇海楼/

周勇//12.25冬至四日//鹧鸪天·中国名楼之福建福州镇海楼/

作者: 高山流水无情剑 | 来源:发表于2022-12-25 08:01 被阅读0次

      题记:赏联听问,越王高台,珠水城池,揽入心怀。明瓦沐风,国泰民盛,清砖浴火,运势曾衰。摩霄昔叹,愁堆关锁,摘斗今吟,欢喜拓开。海域未安,犹续海镇,江山自有,后继人来。

鹧鸪天·福建福州镇海楼

      峻岭屏山楼阙崇,寒冬四顾郁葱葱。 雕栏玉砌承新物,石画清芬展旧容。

      靖海宇,致和风,楼窗仍待浪涛洪。 五风十雨安心处,金匾三书传世功。

镇海楼的前世今生———

      镇海楼,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飞南路139号,地处福州屏山之巅,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初为福州各城门楼的样楼,后定名为镇海楼,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中国九大名楼之一,原建筑俱已损毁,现为2006年11月重建景观。

      镇海楼分上下两层,飞檐翘角,现存建筑均按明代制式格局复原,为重檐歇山顶,施以斗拱,屋面为陶制简瓦和板瓦,两侧汉白玉雕作栏杆;楼高21米,地基深24米,楼宽45.6米,连接镇海楼的城墙厚1.73米。

      历史沿革:明洪武二年(1369年),帝婿王恭督建明代福州府城,将福州城墙的北段从屏山下改到了屏山上,在屏山顶部建造了北门的城楼作为福州城未建的七座城楼的样品,故称样楼。

      清咸丰十年(1860年),镇海楼遭雷击不幸焚毁,数月后重建,楼宽缩减三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镇海楼整体坍塌;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镇海楼,恢复原有规制!

      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清光绪朝重建的镇海楼毁于大火,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发动“福建事变”,于镇海楼原址建造了军事碉楼。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镇海楼原址上的军事碉楼改造为林森纪念堂。

      1970年,林森纪念堂在十年动乱中被人为拆除。

      2006年11月18日,文物部门按明代镇海楼原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

      2008年4月28日,镇海楼复原工程竣工,结束了福州镇海楼有记无楼的历史。

。    建筑格局综述:镇海楼分上下两层,飞檐翘角,现存建筑均按明代制式格局复原,为重檐歇山顶,施以斗拱,屋面为陶制简瓦和板瓦,两侧汉白玉雕作栏杆;楼高21米,地基深24米,楼宽45.6米,连接镇海楼的城墙厚1.73米。

      镇海楼基座层内设地下宫,台基层、楼阁一层作为展厅,二层作为观景休闲厅;楼前右侧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寓意北斗之水厌火祥以佑平安。

      一层:镇海楼内设有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展示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展示馆以时间为主线,分“闽在海中”“闽越都城”“晋代郡城”“唐代州城”“宋元路城”“明代府城”“清代会城”“近代城台”“当代辉煌”9个展览区;展厅上方牌坊刻有福州别称;地面使用地形地貌沙盘,突出福州特有的地理风貌;展馆时空长廊内悬挂有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中国近现代名人照片。

      镇海楼内收藏有冶山遗址汉代瓦当,怀安窑青瓷博山炉等珍贵文物,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展示馆内共有700多件文物,其中三级文物300余件。

      二层:镇海楼二层及以上为福州古厝展示馆,总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门上悬“福州古厝展示馆”七字金匾,序厅墙上挂有非遗软木画精品《古厝精粹》;中央两侧的观赏台上摆放有小黄楼、水榭戏台、林则徐故居等20个具有福州特色的典型古建筑模型,通过实物、文献为支撑,配合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了福州古厝的历史。

      建筑特色:镇海楼是通过声、光、电等多种呈现方式展示本土特色的历史建筑,将历史、文化、特色、魅力浓缩于一座楼,全面的展示了福州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

历史文化———

      谢章铤《镇海楼记》:镇海楼者,建北城之标,障北山之屏,禳荧惑,塞幽阴,非徒饰形势、壮游观也。高卑广狭,尺寸皆有规制,高六丈有三尺,或曰五丈有九尺,深七丈有二尺,广十三丈有七尺,缭以周垣,厚五尺有三寸。

      自明以来,迭毁迭修,皆如制。咸丰十年又毁。修者恣停意见,较旧忽卑三尺,又不坚固牢实,日就陵迟,屡议改作,迄今乃成。按之旧制,尺无所短,而寸有所长。

      兴工于壬辰十月,落成于癸巳九月,费白金一万八千八百余两。自将军希侯、总督谭公以下皆有殚劳。其详例载碑阴,财力之多艰,议论之不一,幸而得成,其可忘耶!且夫楼以镇海名,工在楼,意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是为记。

      张善文《重修镇海楼记》:镇海楼,据福州北城屏山之巅,始创于明洪武间,初称样楼,盖环城诸门楼之范式也。后易今名,累代承沿,阅六百余载矣。古者建楼,必考形势而寓义理。观之以势,州城北高南卑,楼则雄峙北端,凭楼南望,于山、乌山交护左右,白塔、乌塔掩映其上,蔚为春花竞艳,秋月留香,南门之秀气郁然锺焉。

      复引目延眺,闽江清波横漾,若玉带蜿蜒,东注向海,时有渔舟唱晚,洋舸遥徕,江海之豪气廓然蕴焉。察之以理,楼名镇海,其指盖亦深矣。闽峤临海,夏秋台风,频或致患;又江海天隅,畴昔海氛偶作,间扰皇州,民颇虞之。楼之所镇,其在绥海宇、致和瑞乎?善矣前贤语曰:楼以镇海名,工在楼意实在海。

      惟世运迭更,明清以降,楼屡遭毁,幸亦屡获重修。考清光绪间复建之楼,于民国二十二年罹火毁圮,后改建乡哲林森纪念堂。公元一九七年,有司因故拆除。兹逢新纪晖光,省市主政以承风敦俗为务,秉民意,振宏纲,广延多士,醵集资金,重为建楼。楼式循依旧制,尊崇古道也;楼基拔升十米,庶便瞻瞩也。

      兴工于二六年十二月,经营弥载,始克告蒇。於乎!后之登楼者,其临高骋怀,遐览物华盛景,遥睇天风海涛,将谓吾州之福,宜有系于斯楼欤?

      价值意义:镇海楼地处福州古城中轴线端点的屏山顶部,是市民、游客俯瞰福州城的重要制高点和登高眺望点;从楼阁上能看到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景色,充分契合了福州古城的特色及城市总体格局,建筑重檐飞角,冲霄凌汉,再现了福州镇海楼的雄姿,并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三山二塔之间的视廊关系。

                  2022.12.2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勇//12.25冬至四日//鹧鸪天·中国名楼之福建福州镇海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bi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