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腔
宝宝是需要清洁鼻腔的!
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鼻腔是非常重要的护理部位。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宝宝的鼻腔更容易出问题。孩子的鼻子很娇嫩,但是却也很容易吸入灰尘,而且孩子的鼻子里经常也会有一些分泌物,这些东西的淤积,经常会使宝宝的小鼻腔里脏脏的,如果长时间不清理,会影响孩子的呼吸。
父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平躺时,分泌物向后方倒流至咽喉处,刺激喉咙而引起咳嗽。
2、晚上睡觉时,就会不断咳嗽,很多都可能是这种"鼻涕倒流"所引起的。
3、感觉呼吸吃力及气喘:在吃奶时,因为口腔被奶嘴及食物堵塞住,而鼻腔原本就不通,所以呼吸更为困难,宝宝会表现出烦燥不安、脸色发暗、鼻翼搧动、及胸部凹陷等症状。
清理鼻腔分泌物时,切勿用镊子强力夹出,要先软化鼻痂,用棉棒沾清水/橄榄油往鼻腔内各滴1-2滴,经1-2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再用干棉棒将其拔出,或用软物刺激鼻粘膜引起喷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随之排除,从而使新生儿鼻腔通畅。
具体操作如下:
1、轻轻固定宝宝的头。
2、用棉签(比宝宝的鼻孔小)慢慢转入宝宝的鼻孔,可以稍稍拉松棉签的棉头,使它更容易吸水分。
3、转动时,不要接触到宝宝鼻子的内壁,否则容易引起宝宝打喷嚏。
4、把棉签拿出来的时候,鼻涕会跟着出来,这时可以用柔软的纸轻轻擦干净。
5、来回多用几支棉签,直至宝宝鼻孔干净为止。
2、耳朵
我需要帮孩子挖耳朵吗?
虽然耳屎听上去有点恶心,但是耳屎是保持耳朵清洁和健康的重要一环,耳屎一般都会自己排出(可以说耳朵具有自行清洁功能哦!)不需要清洁。
即便发现孩子耳屎多,医生也不建议用任何一种方式清洁宝宝的耳道内部,因为无论棉棒、挖耳勺还是手指,都可能会损伤耳道粘膜或者鼓膜。
处理不慎的话,也可能把一些耳屎进一步推入耳朵,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如果看到宝宝的耳廓上有耳屎,倒可以用棉签或者毛巾擦拭,建议选择婴儿专用的大头棉签,防止不小心进入耳道。
还可以拿手电筒看看
谨慎起见,我们可以借助电筒观察一下孩子的耳道,耳屎堵塞严重的话,有些用肉眼观察也能发现。
普通耳屎不会引起感染、发烧或者影响睡眠,但如果宝宝一直抓耳朵、揉耳朵,烦躁哭闹,或者当耳道出现一些黄色液体或血腥脓液时,那么就应该去找医生了。
医生会用一些冲洗或者吹气的专业仪器来帮助孩子清洁耳朵,让耳屎松动排出。
发生耳道堵塞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大多数人的耳朵都有自洁功能,家长不用太过紧张。
另外,脱水可能会产生大量的耳屎,所以我们要注意给孩子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哦~
3、肚脐
日常宝宝肚脐是可以清理,但是一般不需要过勤的清洗!
3个月的婴儿脐部已经长好,一般不会轻易感染,倒是如果清洗过程中蹭破的话更容易感染的,所以清洗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如果有干痂一定泡软后再去除。
注意事项:
1、只要宝宝的肚脐长好了,完全可以泡水洗澡。因为小宝宝从诞生开始到出世就一直在水里哦,各位妈咪放心哦!
2、在给宝宝抚触前一定要清洁自己双手。
3、给宝宝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洗完要赶紧用棉签蘸温水或者消毒酒精(或消毒水,只要确定是医用的就可以)给宝宝清洁肚脐,不要让肚脐存水。
4、平时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最好给小宝宝穿小肚兜。注意观察小宝宝每日便便,如果出现拉稀现象持续三天不好,要赶紧看医生!
5、一定注意不要用力揉搓宝宝的小肚脐,即便是肚脐有脏东西,也不能用手去硬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