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朋友推荐的一部动画片,迪士尼皮克斯新作《Piper》 2016年出品的动画短片《鹬》。这是一部很有启发意义的短片,值得家长们一看。
短片讲述了一只小矶鹬被妈妈逼着学习觅食的事情。鹬妈妈试图将小矶鹬推出巢穴,并引领它去海边觅食。小矶鹬不愿意出去,仍站在窝里,看到妈妈嘴里叼着一个小扇贝,习惯于饭来张口的小矶鹬便张开嘴等着,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妈妈来投喂它。
等待投喂的小矶鹬它转头看到妈妈把扇贝放到海滩上,示意它自己去吃。它高高兴兴地跑过去,一如既往地张开嘴等着妈妈投喂,不过妈妈这次决心不再喂它了,自己吃掉了。它呆呆次看着空空的贝壳,这时妈妈用嘴推着它去寻找食物。
当它看到一个泡泡,将嘴伸进去,叼出蚌来时,却被蚌壳夹住了嘴,它用爪子好不容易弄掉了蚌壳。
这时妈妈却喊它快点离开,回到岸上去。它顾不上吃蚌肉,快点跟着妈妈往岸上跑,中途被一堆泡泡冰吸引住了。结果被海浪拍倒在海滩上......
第二天,妈妈又让它出去觅食。这回它可是被海浪吓怕了,怎么也不出去了。妈妈也不管它,独自飞往海滩去了。连续饿了两天的小矶鹬,看着憋憋的肚子,无奈还是跑向了那讨厌的海滩。
当它看到类似食物的大泡泡,刚想去啄时,海浪又来了,吓得它赶紧跑回岸上的草丛里。随后它被什么东西带了出来,原来是它踩到了往海滩上赶的寄居蟹。
它看着寄居蟹刚到海边,就被海浪拍到了。好心的小矶鹬快点赶去看看寄居蟹如何了。结果发现寄居蟹拍掉身上的泥沙,像没事儿人似的。
突然它发现寄居蟹开始往沙里钻,这时它抬头发现海浪又来了。它来不及跑了,只好像寄居蟹一样将自己的身体尽量埋进沙里。
待它再次睁开眼睛时,它发现了不一样的海底世界,那么多的贝类、蚌类,钻进沙里。海浪退去,它兴奋地在妈妈面前手舞足蹈,因为它知道哪里有食物了。它不停地将贝或蚌叼出来给妈妈或阿姨们吃。
如今它有了独立觅食的本领,而且非常享受海边觅食的快乐。它欢快地在海边跳跃、啄食着可口的扇贝,妈妈看着独立而高兴的它也开心地笑了。
看完动画片,掩面沉思时,感觉它们特别像现实中的父母与孩子。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否适应这个社会。
每位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路上都有过很多难以言说的时刻。看着他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却不能总是去扶,看着他哇哇大哭时,小脸上挂着的泪珠肯定都有过心疼。
鹬妈妈宁愿看着它饿肚子,也不再喂它,难道它心里不难受吗? 看到海浪涌来时它肯定也是很担心的,但为了宝宝的将来,它都选择了“忍”,因为它清楚,不经历饥饿,怎么学会觅食?不见风雨,怎能茁壮成长?
如果鹬妈妈始终投喂小矶鹬,它永远也学不会独自觅食的本领,永远也不能独立生存在那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大自然中。
鹬宝宝在第一次经受了风浪的击打之后,毫无还击的能力,羽毛凌乱,躲起来瑟瑟发抖的样子着实让每一个观众心疼。
可是鹬妈妈还是选择让她继续面对风浪,只有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才能得到历练,才会发现沙滩上的奥秘,才会感受到其实风浪也并没有那么可怕,然后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所在。
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不可能一辈子是襁褓中的婴儿,他们需要自己前行,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需要去历练,去受伤。吃苦可能只是他们人生中需要经历的一部分,但是带给他的将会是无尽的财富。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一个狠心的父母,每一次的“狠心”正是推动孩子进步的动力,正像鹬妈妈一样,与其把食物准备好等着它去吃,倒不如教会它自己觅食。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人民日报》把中国家长分为了5个层次:
第一层:舍得为孩子花钱。
第二层: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会思考教育的目标。
第四层:知道教育孩子必须从改变和提升自己开始。
第五层:在第四层的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知道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并用实际行动支持孩子成为他自己。
相信每一个层次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的层次也是不同的。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只能满足孩子金钱的欲望,却没有时间的陪伴和精神的慰藉,他们往往成为问题儿童的大多数。
而在和谐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都有舍得花时间来陪伴的父母,懂得与孩子沟通,懂得以自身为榜样的父母。
家长也需要学习,需要成长,需要转变。家长的观念需要实现从“用钱”到“用心”的转变过程,需要从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过渡到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让孩子知道满足物质需求,只是一时的满足,而追求内在丰盈,自身的强大,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不控制、不打压,允许、并支持孩子自己做选择。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4项能力,即:学习力、创造力、抗挫力、习惯力是尤为重要的。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沟通环境之上。
俗话说:“三流的父母是保姆,二流的父母是教练,一流的父母是榜样。”
有人把父母比作原件,孩子比作复印件,那么如果复印件出现问题,只能改变原件,修改复印件没作用。因此,改变孩子,应该从改变自己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