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
Aug.28 在唐朝能进士及第,为什么会格外受人敬佩?

Aug.28 在唐朝能进士及第,为什么会格外受人敬佩?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20-08-28 05:00 被阅读0次

    文/杜豆豆


    我小时看唐朝的故事,总觉奇怪,为什么那些进士及第的人,会格外受人们敬佩?长大了才搞明白,原来和诗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来说一说。

    唐代比之前朝各代,其中最大的进步就是科举制度的兴起。因为它打破了之前的门阀贵族制度,让庶族寒门也可以通过考取功名来实现梦想。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制科和常科。制科,类似现在的特招生,名目繁多,不常设。而常科中最主要的两个,是进士和明经两科。

    明经科考的是经书,经书背得熟,你就能登第;但进士科不同,诗赋是最重要的考试内容,光会背诗文经义不行,不会吟诗作赋,写不出锦绣文章,就别想通过进士科。

    更何况,唐朝每年诗赋考试只有一场,而全国上下有近千人来考,录取人数平均每年也就三四十人,比现在的硕士、博士的录取率都低。

    当时有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岁考中明经就算是年纪大了的,而五十岁考中进士,也算是年轻的。

    因而,进士科比明经科的难度要大得多,当然,出路也好得多。

    后人曾有一个统计,很能说明问题。唐代从宪宗到懿宗七朝中共有宰相 133人,其中 104 人都是进士科出身。唐朝历代很多名人将相,都是出自进士科,因而进士科也被称为“将相科”。

    还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李贺进士及第,名气渐渐大了,连元稹都想和他结交,就前往登门拜访。结果没想到被李贺拒之门外,理由就是:“ 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你一个明经登科的,和我这个进士及第的,能有什么可聊的?可见进士和明经,在时人心中,实在是有云泥之别。

    钱穆先生曾对“考诗赋”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说:

    “ 一则诗赋命题可以层出不穷。杏花柳叶,酒楼旅店,凡天地间形形色色,事事 物物,皆可命题。二则诗赋以薄物短篇,又规定为种种韵律上的限制,而应试者不即不离地将其胸襟抱负,理解趣味,运用古书成语及古史成典,婉转曲折在毫不相干的题目下表达。无论国家大事、人生大理论 一样在风花雪月的吐属中逗露宣泄。因此有才必兼有情,有学必兼有品。否则,才尽高、学尽博,而情不深品不洁的,依然不能成为诗赋之上乘。”

    换句话说,明经体现的不过是博闻强识,而诗赋考的,除了才高、学博,还有情趣、品德。

    陈寅恪先生在给考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出入学考试题时,不就专门以“孙行者”为上联,出过一个“对对子”的题目吗?虽然有调侃“胡适之”之意,而且“对对子” 和诗赋不能同日而语,但也从侧面说明,诗赋是能考出更高层次才华的。

    因而,能在唐朝进士及第的人,都是名副其实的精英中的“精英”,怎么能不受人敬佩呢?

    有才必兼有情,有学必兼有品。情深品洁,方能成诗赋杰作。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ug.28 在唐朝能进士及第,为什么会格外受人敬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cv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