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孟郊早年漂泊无依,生活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他才得到了溧阳县尉的职位,结束了常年的漂泊生活,并将母亲接来同住。在这段经历中,孟郊饱尝了世态炎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因此,他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以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与敬仰。
通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物的场景,寓含了母亲对游子的深切关怀和不舍。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进一步强调了母亲在缝制衣物时的细致与内心的担忧,她害怕孩子在外时间过长,归期难定。这种担忧与不舍,正是母爱的真实写照。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子女对母亲的爱比作寸草之心,而母亲对子女的爱则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温暖而广阔。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难以报答母恩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