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人文素养缺少及重要性( By Neo 2017 11 演讲稿)

论人文素养缺少及重要性( By Neo 2017 11 演讲稿)

作者: Neo妈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08:55 被阅读0次

我是一名在美高求学的学生。我曾经参加过付勇老师举办的DE训练营活动,一次是在2016年8月的塔里木之行,一次是今年暑假在喀喇斯的100公里远程徒步,两次旅行皆收获良多。今天主讲的题目虽然涉及到,最为新一代的青年领袖对于教育的深层次的改革的建议以及想法,我却想从我参加DE活动的经历开始讲起。在我开始演讲之前,我想问问在座给位,你们心目中理想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回答的嘉宾可以获得有我亲笔签名的网球一个,要是我以后出名了,这个网球的收藏价值或许可以飙升百倍。(此处的回答各异)感谢大家的参与,大家都能看出,我是在兜售我未来的潜力和潜在的升值空间,就像经济学中的风险投资和杠杆原理,而这个网球也因为带上了我的烙印而从一件运动品变成了一件收藏品,当然,其价值也与我的成就紧密结合了起来。

纵观整个人类的教育体系,放眼全球,教育存在的意义,不就跟今天我在网球上签名的举动一样吗?全世界的网球有千千万万,基本相同,但是通过人为地在相同的事物上打上不同的烙印,其事物本身就会就会被同时赋予更深一层的含义,而其的价值很可能就不仅仅是着眼于现在,而是跟其未来所能创造的利润紧密相连。再通俗一点地讲,我们社会上完美的简历,名校的文凭,不就像我的这个签名一样吗? 归根到底,它们代表和预示的都是我们未来可能会对这个社会,对我们所属的机构产生的价值,而这个价值,至少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是跟经济价值及物质价值紧密相连,就像如果我有一天功成名就,大家可能就不会继续收藏我今天发的网球,而是在其市值达到顶峰时拿这个网球去卖钱,然后可能用这钱买一套房子,当然,我也希望日后我的签名能够如此值钱。

但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是否仅仅如此?就像这个网球一样,它是否随着我的签名而获得了另一层价值,比如说审美价值,观赏价值,是否我的书法能够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当然我的中文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激发大家对美的向往和思考,这个可能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在DE的两次徒步过程中,虽然经历不同,但却艰苦依旧,我在远征的过程中也曾收到过膝盖伤病的烦扰,同时也曾因为饮食上面的不习惯而导致的体力不支的情况,可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痛苦却显得格外真实。在徒步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涓涓流淌,蜿蜒前行的人流之中,看着最远处的领队的步伐,坚定却掩饰不住疲惫,心中默默计算着自己和他之间的距离,以及他眼中的风景和我眼中的有何不同,直到自己到达他当时的位置,却又被后面的队友裹挟着向前,步履匆匆,当时的风景最后在心中只留下一层若有若无的剪影。其实大家可能和我有着相同的经历,其实在徒步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中或许容不下太多的情感,没有付勇老师所宣扬的力争上游,激情挥洒的豪迈,也没有驻足拈花,顾盼回首的忧愁,更多的,反而是处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之中,无喜无悲,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的那个主教所言,对自然宏大的追以及生命之美的热爱都磨碎在坑坑洼洼的路面和了无人烟的天际之中。在大自然的威严之下,人性中无论善恶美丑依旧包藏的完完整整,彼此交融,或许疲惫的头脑根本没有留下太多给予思考的空间,一切的一切都是出自于制度强加于我们身上的本能,整齐的队列,奔放的口号,加上一幕幕似曾相识,在生活中频频可见的跋涉,在这个离制度最远的地方却同样运转自如。对生命的更深一层次的认知和对自由的追求似乎并没有随着从世俗到大自然的转换而变得更加深刻,因而,在回到美国之后,我写下了这首小诗(此处会有翻译):

Life’s meaning

Does faith create miracle, or miracle create faith

People always cogitate on the question, when the adversity descended from the sky

If the righteousness and probity of human nature has never been verified

Then the reveal of miracle was nothing more than a lie

The trepidation of a child in the blistering cold could only arouse the surface sympathy in people’s hearts

When even the remotest region in the world would also submit the temptation of money and pride

For the utilitarians, faith was originated in miracle

For the preaches, miracle was derived from faith

No one expected such a small question would lay the foundation of religion

Just like no one expected a tiny, nebulous star could be the source of tranquility for poetries

And provided the shelter for millions of fragmented soul and hearts

The world will be discombobulated only if people remain silence

The true freedom will be restricted only if the real sky is vastly different

With the sky laid inside

But why should people peremptorily bestow meanings on their lives

When a certain meaning has never be linked to creation

And why should those vague, distant but iridescent dream ever be crystallized

When not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Let people seek dharma and nirvana in quandaries

Look for unsubstantiated beauty in a substantiated blight

Since when I live, the world lives, when I die, the world dies

When I was sad, the whole world shared my misery

When I was happy,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should be bright

The world was nothing but a coalition of thoughts and emotions

Where people might be set apart, but reach the same end when they died

这首诗是我在十一年级写的,那时我已身在美国,但是在塔里木,在喀喇斯的远程徒步却仿佛印在了我的心里,久久不散。有时在半夜醒来,窗外风疏雨骤,竟然觉得自己灵魂的一部分遗留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角落,有着真正的蓝天,真正的白云,真正挣脱了这个世界的枷锁,在云淡风轻见俯瞰整个世界,万千生灵,这时,生命的真实之处仿佛就不单单在于真实情感的抒发 ,而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发现自己于自然有着这般深切而又刻骨铭心的联系,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的主角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中找回了自己存在的使命,找到了一种跟世界沟通的奇妙语言。每当这时,我都能深切感受到人文素养对于我生命的重要性。 我想,这可能是付老师以及背后为我们勤勤恳恳付出的工作人员的初衷之一。

综上所述是我在DE的经历以及对我人生的一些影响,但是这背后却实实在在反映出当今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的教育是否任然处于在格式化的阶段,以近乎严苛的体能及智力挑战,整齐划一的前进步伐,不容置疑的领导权威,来塑造一批生存能力极强,体能出众,遇到任何问题都能迎难而上的所谓的“丛林法则中的生存者”。 不可否认,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必不可少,但是过于僵硬和格式化的行政系统却难以培养出诗人,哲学家,艺术家,一个在社会边缘苦苦挣扎,却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构建以及文化人格的塑造必不可少的群体。诗意,一个名族最为深层次的文化烙印,一个社会最为原始的灵魂的呼唤,宛若天山上的雪莲,杨柳岸上的残月,阳澄湖上的倒影,默默修饰着物质柔凌下千疮百孔的社会,同时也默默折射出一个民族母亲最为原始而又深沉的期盼。诗意,犹如梧桐树上的残叶,奈何桥边的荼蘼,阳关下的春雪,深秋后的蝉鸣,需要的更加真诚的呵护和更加细致的关怀。

可在中国的教育大纲里面,我们却看不到任何有关学生对生活最为懵懂却无常可贵的探索,似乎生命的琐碎已从他们的生命中分割出来,犹如大卫上多余的石块。正如一位穿教士所言,一个怀着对整个人类最为深沉的爱,能为整个人类随时踏上绞刑架的个体,却无法忍受生活的琐碎。一个人对生命最为本真的探索和对生命的热诚恰恰在于对生活中最为琐碎的细节都都怀有最为高尚,细水长流的敬重,而不是那些仅仅会眺望远方,心比天高却不知自己驶向何处的双眼,也不是那些向往荒野,心却任然处在世俗的修行者和探险者。

可当今中国的教育,恰恰是将学生们的心悬在了云端之间,却忽视对学生深层次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要将学生当作是一件投资商品进行培养,而是通过创造一个真正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和环境来深化学生的内在价值。更通俗地去讲,如果把学生当作是一个网球,那就不要让他/她的真正价值随着外在大环境的变化而剧烈地升值或贬值,而是让他/她成为一坛美酒,在岁月的打磨与沉淀下历久弥新,不仅自身带有庞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时间的变迁中形成自身的文化人格,成为能代表社会核心价值的文化符号。就像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所阐述的白鹿书院一样,在盛世进可兼济天下,为世人之楷模,在乱世退则可坚韧不屈,为道义和风骨保留最后的火种。 或许,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的核心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人文素养缺少及重要性( By Neo 2017 11 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fk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