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写作手法中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是,一个主要人物,会有另外一个或几个在相貌、性格等方面相对应的人物,作为其影子似的人物存在,就好比是一人两面,其中男主人公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便是如此。书中除了男主角贾宝玉外,作者还为其设计了一个与他年龄相同的男孩子,名叫甄宝玉。
两人不但相貌完全相同,而且见解一致
甄、贾宝玉是在第二回同时出场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先向贾雨村介绍了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贾雨村便对冷子兴介绍了甄宝玉。
甄、贾宝玉不得相貌一样,而且性格也完全相同。贾宝玉的至理名言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甄宝玉也有同样的道理与见解,“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朋友们听听,这可不是英雄相见略同?!
两人同样不喜读书,均深得祖母溺爱
甄、贾宝玉都是最喜在女孩子堆里戏玩儿、不喜欢读书之人,对仕途没有什么兴趣,两人的父亲都是对儿子这种行为深恶痛绝,大加鞭策,却因有其祖母溺爱护持,别人也奈何他们不得。
两人的结局迥异
在120回版本的《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是看破红尘,回归天界,而甄宝玉却走向了另一面,回归到小时候最讨厌的仕途之中,支撑起整个家族的需要。
甄、贾宝玉这两个艺术形象,孰是孰非?真是难得界定,正如“太虚幻境”的对联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两个人物形象的深意与内涵
那么,作者设计甄、贾宝玉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深意与内涵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作者是通过甄、贾宝玉这两个形象告诉读者,个人内心的期许与坚守是如何在现实面前进行彻底决裂的。相信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希望自己是“这样”,但在现实的逼迫下,我们却往往不自觉地变成了“那样”。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先不管其性格、才学、悟性等方面,仅是要承担起贾家名门望族的重任,他就无能为力,如果要想支撑贾氏家族的大厦不倾或者重振贾氏家族的雄风,那他只有变成甄宝玉,才具备可能性。
一人两面,其实就是“自我”与“真我”的不同,也是个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何去何从?这是摆在甄、贾宝玉面前无法逃避的问题。贾宝玉的选择,也正是这部伟大作品的震撼之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于2020.1.15 21:29
NO:2020-005
细读红楼|真假宝玉 下一篇:【2020-006】论女子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