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也是一个人功课和修行。说到整理,不免会谈到舍弃,舍弃也是一门艺术。
本书说:舍弃是与不安的战斗,与暂且的战斗。
一刀斩断!空间,信息,思考的混乱状态,让你的工作和思路恢复清晰爽快!这是《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封腰上的关键语。
本书的作者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优衣库,可能就无人不知了。作者就是优衣库的首席艺术指导,日本知名的设计师。作者能过商业和设计方面的问题解决来谈整理的密技。
有人会说我与商业和设计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本书还值得看吗?
答案是:值得。佐藤可士和所说的整理三阶段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空间整理,信息整理和思考整理。
空间整理:整理重点是设定优先排序
空间整理不仅基于使用频率和是否立刻需要这样的时间轴观点进行排序,还可以有功能最佳,设计最美的观点来整理所有事物。没有绝对的标准和依据。
文件可以依时间为主轴,而文具可以依功能主轴,装饰物在放置的地点为主轴。总结来说,以时间,地点,场合来考虑。
物品中有一类是很消耗能量的,就是暂且不用,以后会用的物品。比起“暂且保留”的物品,还是面对当下的更有意义。有勇气舍弃,才能使现状更加的清晰,更能保持大脑的清晰。
不断的厘清为何整理,才能决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物,并且会更加的珍惜。
信息整理:要设定优先排序必须先导入观点
这里的信息整理不是我们所说的记录的文件,收集记录文件的档案夹和收集箱等。
1. 退一步客观检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事情和问题等着我们,我们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事情和问题中找出重要的信息,根据目标来理清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到本质。身处事物当中,关注细节,很难看清事情的全景。
现在人几乎没有一个人说时间够用的,都处于了忙碌之中,身陷具体的事物和事情,象陀螺不停的转着,没有停下的那一刻。停下来梳理每天的具体事项,明确忙碌的目的,细细想过为什么要做这些,与自己什么关系,可能才能看清当下与未来的目标是否一致,还是已经偏离了方向。
在朋友圈会看到很多人立读多少本书的FLAG,看了很多书,做了笔记,有没有问自己,这些有为己所用吗?在日常生活中可用,还是教学中可以用上,还是分享朋友圈有更多的人被影响。我们用低水平的努力来消耗时间,跳离书本和知识,找到看书的目的,能够解决的问题,才更有针对性。
事无俱细,让我们失去方向;跳出烦繁忙,看清方向。
2. 抛开自以为是,转换视角,开阔视野。
我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听见与自己观念相冲突的,关闭通道,封闭了一条敞亮的大道。
心理学上经常会拿一幅画来做测试,让不同的人看,可能得到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工作阅历,专业背景不同,看到信息的维度也不一样。适当的接纳不同的声音,就好象在某个地方切开了一个小口,探头看看,里面可能是另一片天地。
自以为是是一种固化思维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局限了我们的视野,切断了与外界打通的渠道。
开放的心态,让自己和他人都会更舒服并更能接受。
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分类,导入自己的观点,以开放的心态,找到未来的远景目标。坚定目标才能积极灵活,全面应对。
思考整理:要导入观点须先将思绪信息化
1. 思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有将其有效的呈现才能进行整理。
所以首先要将思绪置换成有效的语言,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说来容易的整理并没有那么轻松,对于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想呈现出来不知道有多难。就象我们看了一本书,好象懂了一些道理,但要写出来,很多人就做不到了。学习了很多的课程,能拿出来分享或开个沙龙吗,可能也有人觉得很难。
2. 找到有效关键词,提出观点,发现概念。
所有一切都是概念与概念的连接,有机的连接成为体系。概念还是零散的,没有体系的,有效的体系才能快速的看清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学习知识也好,掌握技能也好,都是为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是二八原则中的百分之二十,抓取关键词,提升掌握重点的能力。
思考的整理来自于信息的整理,没有信息的整理分类,发现本质,思考也是混乱的。
人生整理的每个阶段都遵照整理步骤:掌握情况,导入观点,设定课题
不可不知的人生三大整理看完这本书,好象对思维导图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断舍离,整理,解决问题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看似是个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提炼关键词,舍弃那些不必要的信息;思维导图的结构和层级关系,一定是思考后的框架搭建,蕴含了分类的标准和使用的目的。在呈现的图像中,能有机的看见思绪的流动过程。
思维导图法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方法,不用机械的呈现在二维的平面上,在大脑中可以360度的展现。
思维导图是整理思考的过程,也是人生整理的最高阶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