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对老人总是不太友好的,很多老人扛不过寒冬。
这个学期批了两次丧假了。上一次,是一学生爷爷去世后,家人打来电话希望孩子回家戴孝。彼时正好是我的晚自习,周三晚。喊了学生到办公室,看她欢呼雀跃的样子,我没忍心告诉她老人家已经去世,只告诉她家里有事。顺便问了一下家里情况,得知周一早上她返校时,爷爷还是健康的。后来她在周记中写道,直到到家看到那场面才知晓事情的无可挽回。
这一次,是早上监考中看到家长打来电话,我挂断了,并回了消息告诉她正在监考,有事发信息。一整天也没收到信息,直到晚上才再次打来电话,又是一位即将远离的老爷爷——老人想在临终之前见一见孙女儿。家长说下了最后一节晚自习来接,我想了想今天考试,晚自习必然作业不多,干脆下第二节时来接吧,时间不等人。有些错过,可能就是一辈子。
家长迟疑了一下,担心影响孩子学习,又怕老人家坚持不了,最终听我说完,还是早点来接。白天之所以没告诉我,估计也是怕影响她考试吧。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基本上都会二话不说准假。有些事,一生只有一次,那一次的经历说不定比学业更加能使人成长,因此,我不需要跟家长强调学习多重要,来为这必要的假期添堵。
我想起奶奶去世时,老妹正好才去学校不久,离家有几小时车程,又是高三最后一学期,家人选择了不言不语。后来老妹说起这个事,她说回来就只见一抔黄土,连告别都来不及,言语间是充满遗憾的。
这个电话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走了快四年了,爷爷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了他的同龄人,交流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儿孙只能从物质上给予支持,怎么着都比不上一个能跟他吵吵闹闹的奶奶来得充实。每次看到爷爷,都心有戚戚焉,可是又不知如何交谈,大部分时候,他就安安静静看着孩子们玩耍。
前几天我走在路上,突然畏惧起死亡。并非怕死,而是怕痛。要是活着承受痛(苦),不如死得干脆。也许这话是活着说话不腰疼,也不知道真到那一步,会不会还这么云淡风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