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 小小丶国 | 来源:发表于2020-07-12 11:59 被阅读0次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目的论,而非一切都是由结果导向的原因论。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为了震慑他人,而讲道理太麻烦了,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

    弗洛伊德说错了

    正因为过去无法改变,生命才如此痛苦啊。但更令人绝望的是,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这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己,没有什么价值。

    你想“变成别人”吗?

    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样的人。

     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无视现实的是你。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虽然可能是很严厉的道理,但也很简单。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 态。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把孩子当做人来看待。 如果那个竞争对手对你来说是可以称得上“伙伴”的存在,那也许会有利于自我研究。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自己就像是从未真正沐浴过阳光的丝瓜,自然就会因为自卑感而扭曲。所以,如果有挺拔舒展的人,真希望他能够带带我呀!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己。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 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如果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去理解,事情就会截然不同了。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大失所望并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而且还会非常愤慨,产生诸如“那个人什么也没有为我做,”那个人辜负了我的期望“或者”那个人不再是朋友而是敌人“之类的想法。抱着自己位于世界中心这种信念的人很快就会失去”朋友“。

    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既要拥有共同体的感觉,又要选择自由。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平等即”横向“关系

    有鼓励才有勇气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有价值就有勇气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哪里来呢?

    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渚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正因为是伙伴,所以才能够信赖。如果不是伙伴,也就做不到信赖。并且,如果把他人看作伙伴,那你也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而也就能够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并且,请你想一想。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在能够早日改变这个意义上,你比世上的长者们都要超前一步。为了改变自己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你比我更超前。可以迷路也可以走偏,只要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就可以。如果所有人都能够认为“年轻人更超前”的话,世界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只能用“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的人总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的确,这也是真理的一面。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孩子的问题行为,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复仇”和“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很容易联系起来。这就是在让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甘于平凡的勇气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舞动人生

    你所说的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我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nb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