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老师说,我们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才能遇到一起出发的人。
相隔五年,在今年的7月,我来到了长沙的明达中学,又一次来到了教育行走的现场,参加了全国第九届教育行走教师研修夏令营。有些事情是注定了要去做的,时间早晚而已。这三四天的旅程中,是那么快乐,既快又乐。是的,我认为这几天是一段难忘而有意义的旅程。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我,参加过不少培训,但没有任何一场培训能像教育行走这样包容。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仁,浙江、江苏、湖南、河南、河北……等等,甚至还有从新疆、内蒙古来的;这里有不同年龄段的美仁,上至50后,下至00后10后;这里有教授不同学段的老师,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甚至我还看到有特教老师也参加了,这着实让我意外;这里有公办的老师,也有民办的老师,有自费参加的,也有公费参加的;这里有已过花甲之年,满头银发但仍神采奕奕的退休教师……包容性如此之强,这也是我克服万难也要来参加的原因之一。第一天破冰晚会的时候,李晓霞院长说这些统计数据的时候我震撼了,我想这也正是教育行走吸引这么多美仁们参加了一届又一届的原因所在吧。
把这几天称之为旅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这你不用想着要做满多少笔记,要写多少培训心得。像那位美仁说得,培训,不仅培你还要训你。在这不一样,这是个非常轻松愉快的一个生命成长的氛围。在这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培训,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进行了8个主题讲座,听了3堂课,2个对话,2个主题点评,4个主题分享,24个三分钟听后感,90多场沙龙,还有两场歌舞晚会。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这两场歌舞晚会,这两场每场两三个小时的晚会的参与人员全是我们这些美仁们,在活动一两个月前,群里美仁们在号召着节目的组队,由发起人发出节目海报,告知节目内容,明确大致要求,再由感兴趣的美仁们自己扫码入群,线上进行探讨、练习。就这么一张海报、一个群、一部手机,居然有了三四十个节目。而且在活动开始前,或许大家彼此都没有见过面,只能在工作之余靠在群里的交流来练习,只能来了这后利用活动结束后、吃饭前的碎片化时间争分夺秒地练习、彩排。从个人的独唱,到四人的三代共读展示,到十多人的《岳阳楼记》吟诵,到二十多人的《感恩的心》手语操,再到百人旗袍秀,黄梅戏选段、原创诗朗诵、方言演绎《南方与北方》、原创舞蹈、《千与千寻》、你配我猜、东北大花秀……等等,数量众多,类型多元,无一不精彩,无一不令人震撼。很多美仁们,参加了好几个节目,在台上台下不断穿梭,奔赴在自己的热爱中,忙得不亦乐乎。但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告诉我,她们很快乐,发自内心的快乐,是难以掩饰的快乐。忘了谁说的了,说我们这是“草根”舞台,别开生面的草根舞台,但我想没有哪一场演出,能如此让人着迷,能如此让人陶醉,能如此让人难忘。
我是一个不太放得开的人,平时也不会主动去认识新的人,也不愿意去认识新的人。觉得新认识一个人好麻烦好累,就感觉像你要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你已经写到400字了,觉得就快要写完了,但这时候告诉你要重新写。这几天下来,我感觉我变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愿意主动去结交新朋友了。这种感觉就像在重新写的过程中,你又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写完后一看,不知不觉竟写了一两千字了。
我看了下,在这几天中,我好友列表中多了23位美仁。有在接驳车上闲聊时加的,有在食堂吃饭时加的,有在会场休息时加的,有在参加论坛交流时加的……我自己也没想到几年没什么变化的通讯录,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注入了这么多新鲜血液。这虽然离文质老师说的,要加到至少100个好友来相差甚远,但我想,这也是我一个改变的开始,或许改变的齿轮,正从这次行走悄悄开始运转。
寻找生命中那个未知的自己,更好的自己,就从此刻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