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到学校不免会和同学聊起寒假生活,无不表达寒假虚度(其实不算虚度,玩过吃过也是人间真谛嘛),未能把握大把时间好好在专业上精进一番,由此便引出了时间管理的话题。
当一天快要结束时,刻意去回想今天一天发生的事,对时间进行复盘,会发现真正用在学习用在提升自己的时间极少,用于休息闲谈刷手机的时间极多。我自己曾经简单统计过自己一天的时间花费,睡觉从23点到次日8点,达9个小时;去实验室往往要从9点30以后开始看书,期间拿手机会打乱看书节奏,大概到12点就会去吃饭,满打满算看书时间不足1个半小时;午饭后到2点前一般都是休息,期间可能会看视频;下午2点30到5点30前都是看书,事实情况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30分钟之内,到下一次集中注意力可能又要30分钟,由此推算实际利用时间应当在2个小时;晚上会从七点30以后开始学习,到9点钟,刨除注意力涣散,闲谈方便的时间,实际利用时间应在1的小时左右。
上面粗略的统计,可以大概知道如果一天时间供自己安排,能够专心学习的时间在四个半小时,占一天的不到五分之一。如果期间有其他事稍微耽搁,完整半天被打断后可能那半天就基本不能学习了。
这样的时间利用极其低效,时间花费了但是学没学好玩没玩好,而所以低效的原因也是今天和同学讨论的中心,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有的问题都混在一起了,没有具体的分界线。
就比如说睡觉时间太多并不是我太能睡,而是我在睡前和醒来后都会玩手机,玩手机睡不着起不了,并且这样玩手机也不能让我快乐,只是徒增自己的疲惫。休息和娱乐混在一起,没有分界线,导致相互影响。在比如,学习集中精力需要一段时间,所需时间必然大于30分钟,但是这个时间段会被手机的消息打断或是被头脑中突然的想法打断,这个也是没有让自己和影响自己的环境分隔开导致了时间的浪费。
基于以上的认知,我觉得需要养成习惯,即把要处理的问题分隔开,不混在一起处理,而且要形成长时间能够集中精力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方法和实践,方法在于学会分类和隔绝环境影响,实践从明天开始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统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