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我不是药神》___没有神的光辉,紧握手里的平凡

《我不是药神》___没有神的光辉,紧握手里的平凡

作者: 陶靖宣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01:51 被阅读0次

《我不是药神》还在点映,朋友就发信息强力推荐。

公映的第一天就已经迫不及待先睹为快。

很久了,波菇凉问,怎么没写点什么?

嗯,眼泪也是被赚到了的,想说的也有,

只是每每看过这一类电影,都有种这个人间不值得的荒谬,

那种无奈的脱力感一时半会无法用文字细细表述。

这部零差评的影片收获如此好的口碑,无非是因为贴近现实,触及到了每个人都要面对,无法预期的生老病死和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窘迫现实又具体的医疗社保问题。

就像影片中的那个阿姨含泪诉说,“谁家不遇到一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想活着错了吗?”击中每一个人的痛点。

都是普通的凡人,都有着千百种挣扎与无奈,没有事情是绝对的是与非,没有什么人是武断的好与坏,人情与理法,善恶与人性,利益欲望和现实纠缠交错,这就是真实的有顽疾仍有欲望的人间。

电影公映以来,占据了社交平台的热点,

各类影评从各个角度将电影剖析的入木三分。

“为什么这部电影到最后几欲落泪?因为人性的花朵,在人性矛盾重重的缝隙里,在体制宏大而坚硬的缝隙中,挣扎开放的过程,小心、卑微又心酸,而正是这样卑微的正义,才令其绽放得格外灿烂。”

有朋友说看到了国产电影的希望,不想泼冷水,但在这方面我还是抱悲观态度的,只不过是手持大剪子的上方大发慈悲撕开了一点点审查制度的口子,偶尔让民众看到了一两部可以让你们了解但还是在尺度内的东西罢了。

不觉得应该感谢某广某局,太多原本正常合理的事情演变的需要在夹缝里求生存,需要偶尔的看见才能有一丝希望微光,本就是这个时代不可言说的殇痛与耻辱。

中国其实不缺拍出有深度的电影作品的有想法导演,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积蓄的太多的情绪急需用某种方式记录承载,但只要审查制度的存在,有深度的社会题材和现实批判主义作品出现的概率到底有多少?

所以即使这部电影还有继续探寻的深井,还有太多没有触碰的痛点,有些敏感警戒线也有意无意的回避了,但在现在的意识形态下,在各种神剧统领江湖,一片歌功颂德的声浪里,已经很难得,就冲这,值得豆瓣高分。

除去电影的现实主义,演员的演技也是炸裂,没有网红脸,没有豪言壮语,是一部真诚的电影。

社会顽疾,现实问题,生命和死亡都推不动,别说区区一部影片,电影就做好电影的事,如实呈现,让人了解,与之共情,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如果无意间推动了一些社会事件的进程,便是功德无量。

再也不说不看国产电影了,不仅自己贡献了票房,又买了票,送娘亲和阿姨来看,

在楼下咖啡厅喝点果汁,吃点东西,等电影散场送娘亲她们回去、

旁桌几个年轻人应是才看过上一场的电影,正在聊着周一围和王传君很帅很有戏,

微微出神,想起数年前的自己因乌龙事件,曾有几个月的时间辗转各地医院求医问诊,

“只有曾经坠入深渊的人,才能更加理解同样的痛苦”,

那些素昧平生擦肩而过的或麻木或悲伤或彷徨或绝望的面容表情与电影里口罩下的面孔交叠重合,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正是假期,平时安静的咖啡馆多了些孩子清脆的嬉戏打闹声,

窗外是新埠河,绿树茵茵,凤凰木正红,

斜阳晚照,柔和的光透过窗棂洒在各个角落

就像是给生活加了一层朦胧的金边,

果汁没有要加冰,温度正好,电影快散场了,我要和娘亲一起回家,

真好啊,所有的一切都和煦安宁,

“没有神的光辉,紧握手中的平凡”。

余晖里,匆忙间,敲下这些文字,

“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药神》___没有神的光辉,紧握手里的平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qt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