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年申论、遴选备考(87)——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1

2019年申论、遴选备考(87)——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1

作者: 白话有无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08:30 被阅读5次

            前不久,新华社受权发布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的分量相信大家应该能够知道,所以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下,记得自己要把原文再自己学一学。

            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工作,意义何在?

            从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16年发布的一号文件都是聚焦的“三农”工作,这也充分表现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其重大意义如何理解,我们可以从学习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来找到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刻阐明了“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形势任务、方法举措,为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1.做好“三农”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全局性问题,这是对“三农”工作基础性地位的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所罕见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建立在农业基础薄弱、大而不强的地基上,不能建立在农村凋敝、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洼地里,不能建立在农民贫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鸿沟间。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稳住农村、安定农民、巩固农业,我们就下好了先手棋,就做活了经济社会发展大棋局的“眼”。这些深刻道理告诉我们,坚持狠抓“三农”,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2.做好“三农”工作,是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食为政首,农为邦本。“三农”的战略地位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从历史维度审视“三农”发展规律,表明了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松劲的决心和态度,明确了我们党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宗旨使命。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收入仍然不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群体的现实没有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始终从全局论“三农”,处处体现了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的基本立足点,体现了对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

            3.做好“三农”工作,是落实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任务。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好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正是由于在不同时期都能正确处理农民问题,使广大农民拥护党、跟党走,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这是一条根本经验,这昭示我们:只有通过不断改革,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农民群众才会更加拥护党,才会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4.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个坚定不移”从全局角度明确了“三农”工作重点,在关键时期释放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强烈信号,表明了我们党坚定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政策目标,既是加快农村改革的响鼓重槌,也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由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当前,我国农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主体素质总体偏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无论是从农业农村的重要地位,还是从我国“三农”发展的现状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当前,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抓好“三农“工作,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一支“一懂两爱”的农村干部队伍,让农民有“主心骨”,农业有“顶梁柱”,有村有“生力军”。

            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划了哪些重点?

            重点一:做好“三农”工作的总要求。

            文件指出,做好“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重点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主攻深度贫困地区。优先加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扶持力度。(注:三区三州的“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考生要格外关注。)

            3.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一是标准问题。要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加强脱贫监测。

            二是责任问题。要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精准问责问效。用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果,推动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等。

            三是脱贫质量不高问题。要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

            四是重迁轻扶问题。要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着力解决重搬迁、轻后续帮扶问题,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五是因贫失学问题。要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避免因贫失学辍学。

            六是因病致贫问题。要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筑牢乡村卫生服务网底,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

            七是自身动力问题。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统筹衔接,着力解决“一兜了之”和部分贫困人口等靠要问题,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八是扶贫队伍问题。要切实加强一线精准帮扶力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九是作风问题。要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虚报冒领、贪占挪用和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

            十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问题。要对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坚持和推广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总结脱贫攻坚的实践创造和伟大精神等。

            重点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稳定粮食产量。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等。

            2.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等。

            3.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等。

            4.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选育和推广优质草种。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与应用。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等。

            5.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进程。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等。

            重点四: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1.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等。

            3.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5.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

            重点: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1.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等。

            2.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等。

            3.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

            4.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5.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6.支持乡村创新创业。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鼓励地方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支持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园,支持发展小微企业。

            重点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等。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等。

            3.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

            4.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抓紧研究制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意见。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建立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等。

            重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1.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特色文化村镇、村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3.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乡村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加快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

            重点: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配齐配强班子。建立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力度。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等。

            2.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理清村级各类组织功能定位,实现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村民委员会要履行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在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事项上的监督作用。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服务农民、树立新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将适合村级组织代办或承接的工作事项交由村级组织。规范村级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防止随意增加村级组织工作负担。

            4.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农民能力。

            重点: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1.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机制,制定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的实施细则。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

            2.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政绩考核联系到一起,层层落实责任。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完善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出台指导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

            3.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坚决纠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清理规范各类检查评比、考核督导事项,切实解决基层疲于迎评迎检问题。把乡村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抓紧出台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的政策意见等。

            4.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筹资筹劳使用监管,防止增加农民负担。出台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办法,规范和缩小招投标适用范围,让农民更多参与并从中获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申论、遴选备考(87)——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q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