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国内综艺节目界出现了两股清泉:《朗读者》和《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尽管目前比较火,但肯定还有许多人不了解。
“《见字如面》是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是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明星读信节目,节目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以书信的方式重温那些值得中国人知道的、有意思的、真实的中国故事。于2016年12月31日黑龙江卫视开播。网上由腾讯视频独播。”

人民群众们,对《见字如面》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

到今天,《见字如面》发布的节目已经有七期了。前六期,我都认真看完了。
感受是?——动容和激赏。动容于目前中国还有这样的节目存在。激赏于这个节目能办得这么用心。
在国内综艺节目办得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浮躁、空洞的情势下,《见字如面》的出现,真的是一股清泉、一阵春风、一方光亮。
《见字如面》,不靠当红小鲜肉与美女的颜值,来博取年轻观众的尖叫与喜欢,而是以丰厚的内涵和真切的情感,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与好评。
《见字如面》用书信打开历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木心先生的那句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比起书信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缺少了什么?
更难能可贵的是,《见字如面》节目组选信的标准是不拘一格的。

这些信中,既有两千多年前的底层士兵在作战间隙写给哥哥的家书,也有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炽烈告白。
既有古文大师韩愈写给鳄鱼的挑战檄文,也有大约百年前两个宫女之间悄悄往来的嬉笑之辞。
既有罗永浩写给俞敏洪的狂狷求职信,也有刘慈欣写给女儿的幻想与父爱的交融之声。

再来说《朗读者》。
《朗读者》昨晚(2.18)首播于央视。
先介绍一下——“《朗读者》是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各种经典美文,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看到《朗读者》时,我立刻联想到了《见字如面》。
朗读都是这两个节目的主要环节之一,而且他们都是目前中国综艺节目圈里,突然出现的两股清流。它们都内涵充实、底蕴优厚、格调不俗。就像《中国诗词大会》。你或许不知道的是,这几个节目,几乎是由同一个团队制作的。
第一期《朗读者》邀请到了六位朗读嘉宾。
由濮存昕朗读老舍散文《宗乐大师》,深情款款、娓娓入耳。

由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朗读《写给儿子的信》,幽默诙谐、父爱涌动。

由无国界医生们朗读鲍勃迪伦歌词《答案在风中飘扬》,诗意充沛、引人泪下。

由鲜花山谷夫妇朗读《朱生豪情书》,浪漫动人、青春洋溢。

由世界小姐冠军朗读《愿你慢慢长大》,母爱温柔、知性大气。

由顶级翻译家许渊冲弟子,朗诵许的译作,宏伟灵动、气韵非凡。

《见字如面》把朗读内容固定在书信上。与之相比,《朗读者》可以朗读的范围,就宽阔许多——散文、书信、诗歌、小说等等皆可。
我想向《见字如面》节目组提个意见:为什么非要把信件选取的范围,局限在国内呢?国外也有数不清的精彩信件呀!
《见字如面》更沉静一些,诵者的水平也更高一些(有好几个专业的配音演员和话剧演员)。
而《朗读者》,除了可以让观众欣赏朗诵内容之外,还特意把朗诵者的亲身故事分享给我们,真切入心。
我也想向《朗读者》节目组提点想法:主持人董卿到舞台上介绍完所邀嘉宾后,转身进门、关门,与嘉宾聊完后,又开门和嘉宾一起出来——这个环节,是不是设置得有些冗余呢?另外,北汽和其商标那么大,醒目地放在“朗读者”三字旁边,是不是比较妨碍美观呢?(也许是难免的吧)
简言之,这两个节目都是各有其优长和瑕疵的。

《见字如面》,在穿过观众的心谷时,那流声,格外叮咚悦耳。远去之后,那乐音仿佛仍能在我们的耳畔回荡。
而《朗读者》,也许在流过人们的心田时,并没有那么动听。但在那水流之上,却能清晰地看见,一道绚烂的彩虹。
两者都是泥沙俱下的条条河流甚至浊流之中,突现于目下的两股清泉,都是悦人心目的。
当今国内综艺节目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娱乐性太过,教育性太弱。看这些节目,笑过轻松过之后,内心往往是一片空虚和寂寞。《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的问世,因其具有阳光雨露般的教育性,所以能实实在在地滋润亿万观众的心魂,甚至给你我带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
教育并不意味着说教。君不见,《见字如面》与《朗读者》,显然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存在。
祝这两个节目,办得越来越好。也望,中国观众欣赏综艺节目的水平,越来越高。
~END~
网友评论
忽然发现在毒sir那儿吃了不少安利。《航拍中国》也是一部央视爸爸的超级好看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