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和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抓住主要矛盾。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曹操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所以当孙权数次讨伐荆州时,诸葛亮总是一再推诿软磨,而不硬抗,直到最后才让出荆州的部分地方。刘备不了解这一点,派了根本不执行联吴为根本、争取荆州为枝节、要有理有节方针的关羽去驻守荆州……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不听,实在是因小失大。(1941年)
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一着错误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1948年)积极心态过高,是一个危险的心态,我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刘备中年的时候狼狈四处流窜,好不容易捡了一个荆州,还呆不下去。他见到诸葛亮,诸葛亮给他提出“西取西川”,获得立足之地。这就是刘备进入四川,建立蜀国,由于蜀国天府之国,经济产出极高,人口密集极大,在刘备晚年,他居然兵力达70万之众,几尽于曹魏。
刘备这个人立不尽兵书,身经百战,他在他人生最成熟的50岁左右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由于东吴偷袭荆州,杀掉关羽,刘备一怒之下进攻东吴,完全违背了诸葛亮给他提出的“联吴抗曹”的基本战略。
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兵力极大,他进攻东吴,东吴当时拿出来抵挡刘备的军队竟然不超过六七万,其他部队摆在北线,抗击曹魏。
东吴的主帅陆逊抗击曹魏,他怎么打这仗的呢?他告诉他的下属军官只准打败不准打胜。
一仗还没有开打,就在后面几十里的地方把逃跑的营寨早就扎好了。下一战,又是只准打败,不准打胜。他在干什么?调动蜀军的骄气。
结果导致蜀军上上下下认为消灭东吴胜利在望,剩下之时竟然把70万大军排布在密林中避暑,被陆逊一把火烧得全军覆没。这就是著名的“火烧联营”,史黎“移林之战”。
这一仗打完,蜀国基本灭亡,刘备只身逃到白帝城,两年左右气病交加而死。
诸葛亮后来六出祁山,他在干什么,哪有一个将军打仗,六次走同一条道路的?他是在以攻为守,有意识做成一个攻势的守势,从而保持后面二三十年的勉强维持。
我在讲什么,“骄兵必败”,积极心态极端危险,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书上总是在讲让你消沉(音同),叫“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我请各位企业家记住,人类可用的东西包括观念和思想,他的下面一定要有一个不能用的东西做基础,请记住不能用的学问才是大学问。
积极是一个能用的东西,消极表面上看是不能用的,可是消极恰恰是积极的基础,这就好比一栋大楼,它上面能住人的部分,一定在地坪以上。
可你盖这栋大楼最重要的投资和精力花在打地基,地基是不能住人的,可它却是整栋大楼最重要的部分。“消极”因此成为“积极”的基础。
如果你不懂这一点,“积极”将把你导入败灭之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