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假如你就是故事里的妈妈)
有一次,老师打电话向你告状你家孩子。你第一感觉就是不相信。认为老师言过其词,夸大其实。觉得老师针对你家孩子,对他有偏见。带着疑问,你询问了自家孩子。结果果然如你所料,老师包庇好生,冤枉了自家孩子。你心里非常生气。又庆幸自己没有武断地过早下结论,避免了伤害一颗幼小无辜的心灵。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打电话给你,说你家孩子的情况有点糟糕,学习很不认真。希望家长严厉管教,配合教育一下。挂了电话,你心里很不服气。嘀咕老师只注重分数,没有看到中等生的闪光点。在你眼里,你家宝贝在家真的是很乖的。整天躲在房间里学习,叫他出去玩一会儿都不肯。在学校里也是学习到最晚才离开教室的几个。晚上看书到很晚。上网也只是查查学习资料。虽然成绩不太好,可学习是要靠天赋的呀!孩子压力这么大,再逼出个什么心理问题,或者跳楼自杀了,那后悔就来不及了。这样又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后,老师又打电话给你。这次说的不是学习的问题。老师话说得有点委婉。可你听出来了。老师质疑你孩子的品质问题!这下你听不下去了。孩子是你一手带大的,什么德行自己最清楚。孩子很内向胆小,听话又有礼貌。可老师却说他无视纪律,屡犯不改,顶撞老师,殴打同学。这明明是别人家的孩子啊!你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不过,再后来,老师就再也没有向你告过状了。你也观察过自己的孩子,怎么都没看出个问题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只是孩子学习越来越差,高中没考上。花钱托关系去了一个大家都瞧不上的烂学校。那里风气很差,学生个个都是小流氓,老师也不怎么管。可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这么年级轻轻就走上社会吧!好歹三年混个毕业证。看来这孩子真不是读书的命。高中三年你发现孩子好像开始不听话了。烫发染发泡网吧,还时不时和你顶嘴。可是高中老师从来没有向你告过状。后来走上社会跟着别人学做生意,没做多久嫌苦不干了。工作换了很多,都干不长。结交的几个女朋友也都不是省事的那种人,花钱大把大把的。现在自己养活自己都成问题,只会伸手问家里要钱。这孩子真不省心!懒惰,暴躁,没有责任,不懂感恩。你也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可你发现这孩子没有小时候乖了,让你有操不完的心。
上面这个故事应该算是司空见惯的了。我们分别从家长,孩子,老师三个不同角色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家 长
上面的妈妈错在哪里呢?
一.不信任老师
其实多数家长在潜意识中都会不信任老师。老师与孩子在感情天平上我们会选择亲密相处度高的这一边。而往往带有感情色彩的判断最容易出错。在这里我要奉劝各位家长,不要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不要以偏概全。多数时候,你可以选择相信老师,相信医生,相信法官。相信好人多,相信生活的美好。
二.轻信孩子
1.当事人不能是证人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并没有一味偏信啊,在收到电话后她也有第一时间质问过自己的孩子呀!总得听听他的解释吧?没错!但又错了!错在哪里呢?她不该全信当事人。因为当事人的供词可信度低。为什么法庭证人不可以是被告的亲属?道理是一样的。妈妈可以去向孩子的同学打听,如果你不信任班主任,可以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也可以自己去学校,观察远离自己视线下的孩子的真实状况。多方取证才会更接近真相。上面妈妈虽然也了解过情况,但是渠道单一,证人不可信,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干扰,得出来的结论是错误的。
2.没学会怀疑
也许你会强调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撒谎。那你又错了。我们总是教育小孩不要撒谎,却很少教育一个成年人不要撒谎。因为小孩的年龄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教他恶,他就会是个恶人。你教他善,他就会是个好人。正是可塑性最强也是最善变的光景,一切人格个性都还不确定,所以我们才要反反复复对孩子灌输人性教育。对于一个成年人我们都不敢说绝对信任,凭什么对一个正处善变阶段的小孩就完全信任?这里还是亲疏关系的感情色彩在影响你的判断。在真相未知前,谁都是值得怀疑的对象。不怀疑自己孩子却怀疑老师的用心,而这恰恰又是许多家长很难避免的。这里提醒家有小孩的父母可以适度学着用怀疑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的成长,也许反而会更加客观。同时可以激发孩子认识到被信任的可贵,从而努力去维持自己的信任度。注意这里说的是适度怀疑,千万不要过度。任何事情物极必反。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用怀疑的眼光对待孩子只适用于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高中以后就不太适用了。
3.忽略了撒谎的动机
上面这个故事中的老师告状,老师只是传达事实引起家长重视,她没有撒谎的动机。至于针对谁,偏心谁,包庇谁,这一切都是家长们自己臆想出来的。相反,孩子为了躲避批评惩罚,为了维持父母心中原来乖乖孩的形象,完全具有撒谎的动机。他或者避重就轻,或者推卸责任,或者恶人先告状,或者无中生有。你对他有多信任,他就有多胆大。所以家长做侦查员的时候一定要先分析行为动机。任何有动机的人都应该被列为怀疑对象。上面这位妈妈错就错在自己孩子明明有撒谎动机,她还是以当事人为证人,选择了轻信,不予怀疑。
4.神态处理不当促成最终的撒谎
当孩子面临是否撒谎的抉择时,妈妈的表情语气神态促成他做出最后的决定。如果你摆出一副早已知道事情真相,就看他是否诚实坦白交代的架势时,他心中的那点小伎俩鬼把式早就缴械投降,溜之大吉了。有的时候虽然我们掌握信息不足,但你如果敢唱一出空城计,那邪气便会逃之夭夭。总之,有时候你不说一言一语,但你身上的正气足以吓退孩子心中的邪气,不敢撒谎。有的孩子可能一开始还会嘴硬,可是几个回合下来,一看没有胜算的可能,马上会调转马头弃暗投明。你不能说孩子多么有心机,这些举止其实都是极为正常的,符合人性。上面的妈妈又错在哪里呢?因为她的声音语气和表情神态都明显地暴露出对孩子老师的不服不屑,对孩子满满的信任及孩子被“冤屈”的不满。这个时候你的孩子不给你表演一个值得信任的好孩子形象岂不人设崩塌?他不顺势撒谎不就势下坡保护自己我都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所以你看,许多时候孩子是被诱导犯错的。熊孩子的诞生不就是熊爸熊妈的原罪吗?他们利用你的轻信偏听保护自己,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说辞,逃避责任。如果一开始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无奈之举,时间久了就成了他的人格特性了。也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对老师的不满。连你自己都不尊重老师,你的孩子怎么会尊重老师?一个不尊重老师的学生他怎么去接受老师的谆谆教诲?所以你亏大了。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犯错被告状是小事。但父母在引导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价值观对您孩子的影响则是大事。直接影响他未来的人生。不是说要绝对相信老师或者绝对相信孩子,是要求家长尽可能多方取证,相信真相。上面的孩子妈妈了解事情真相的方式途径单一,判断问题时附加太多的个人感情,缺少怀疑精神。其实是孩子妈妈自己思想幼稚不成熟,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品行和未来。
三.害怕伤害
我们发现前面的妈妈特别谨慎,不愿意伤害孩子。不忍心老师的“冤枉”伤及幼小的心灵,害怕学习的压力摧垮家里的宝贝。舔犊之情非常感人,很多家长也有同样的顾虑。可是这种温室下的教育正常吗?幼苗初长成,适当淋淋雨,受受寒,吹吹风,才能长得更茁壮。又不是狂风暴雨,有性命之忧,到底怕什么?适当的小伤害有助于成长,可以增加免疫力。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受点小委屈,这幼小的心灵就承受不了了?那长大后就别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了。人的承受能力往往超出你想象。不要听信专家说的什么压力大就是摧残心灵。真是小看了人的忍耐力。人类如果这么脆弱就不配在地球上生存。我们的父辈根本不懂教育,我们从小就是在打骂声中成长的,成年后心理很健康。没有抑郁,没人自杀。倒是现在这脆弱的一代,你越保护他越脆弱。我倒觉得,越早学会忍辱负重越有利。你的害怕伤害和过度保护最终培养了一个脆弱无用的孩子,可社会不会饶了脆弱的孩子们。
六.眼睛会骗人
为什么妈妈眼中的乖宝宝却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呢?难道妈妈的眼睛会骗人?没错!告诉你,眼睛有时也会骗人的。你只看到孩子整天躲在房间里学习,你知道他其实是在上网吗?你看得到的时候他写几个字,你看不到的时候他都在玩游戏。你因此推断他整天在学习。其实你看到的不是真相,眼睛骗了你。有时碰上他在上网,他说是上网查资料,你又信了。他晚上看书到很晚你心疼他学习辛苦,其实他看的都是毁人心智的害人小说,如痴如迷不思学习你却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假象。你只看到他每天放学都比别人晚离开教室,你相信他说的是在学习。其实他每天上课不听,作业不会。别人半小时的量,可他啥也不会,还磨磨蹭蹭不抓紧。碰到严厉的老师赖不过去,只好留下来拿别人作业抄。该订正的没订正,留下来,该背诵的不背诵,留下来。会留你家孩子的老师算是有良心的。你却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埋怨老师,心疼孩子。你看到的是别人家孩子回家从不做作业,还玩游戏,照样是学霸,人家天赋好啊。你没看见的是别人孩子在学校下课时间就挤时间完成了作业。人家玩游戏放松一下,但绝不痴迷,有自制力。你没看见的是别人努力的时候你家孩子却在混日子。为什么同一个孩子不同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看到的明明是“9”可大家偏偏都说你错了,应该是“6”?你的眼睛错了吗?你的眼睛没有骗你,是你自己站错了!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也是因为站得不一样。孩子于你是唯一,特殊的,于老师则是之一,普通的。所以以母亲的角度看问题没有以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来得客观。从时间长度来看,你只看到孩子一天学习的一小段,不足以代替真相的全部。而老师则是整天整学期的观察和陪伴,所看到内容比你多,时间比你长,真实度也会更可靠。其实眼睛没有错,它并没有骗你,骗你的其实是你自己的心。
七.没有跟踪了解
这里要告诉家长,如果老师告状了,事情也都顺利解决了,一切并没有完,才只刚刚开始。告状事件只是一个信号,接下来你要做的是一:关注孩子;二:及时回访老师了解孩子最新动态也就是持续跟踪了解。就好像医生给你一份不好的体检报告单。你除了注意身体之外要定时复查是一样的道理。而我们许多家长往往就此打住了。记住:教育没有句号,只有省略号……
八.了解真相的方法错误
家长只通过自己孩子的单方辩护就做出判断真的很幼稚。上面的妈妈就是了解真相的方法错误。前面说过眼睛会骗人,观察角度和观察时长,观察者的情感都会影响观察结果。真相不是只用眼睛看出来的,还要用心去看。孔子最信任的学生颜回做饭给老师吃的时候,被孔子看到在偷饭吃。孔子感慨万分,但没有戳穿他。他故意说:我们应该先用米饭祭奠祖先。颜回说:不行。祭祀祖先要用干净的食物。刚才我在做饭时屋顶的灰落在了锅里,我担心浪费食物,就把带有灰的米饭吃了。孔子听了感慨道: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要想了解一个人太难了。是的,要想了解真相,必须多角度,长时间,客观冷静,才有可能最大限度接近真相。
九.伪教育的蒙蔽
不能说这位妈妈不重视教育,相反,她很重视教育。老师们却说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素质越来越差,因为家长素质越来越差。但事实上现在的家长只会比以前的家长更重视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孩子难教的情况呢?下面为您分析社会教育现状:
现状一,家长普遍重视教育,都有一套套的教育理论。
现状二,社会上教育理论多如牛毛,应接不暇,难辨真伪。
现状三,家长对教育理论的解读有偏差,曲解甚至误解。
现状四,家长的教育理论只会死套,不会活用。
现状五,以前家长不重视教育,对老师给予绝对信任,教育权统一在老师手里。现在全民参与教育,社会舆论导致家长走向老师的对立面,互相提防。老师手里的教育权被瓜分。家校教育信任度,配合度差,教育方向有分歧,降低了整体教育的综合力量。好比之前是一个人朝南拉车,另外三个人偷懒。现在是四个人朝东南西北方向拉车。重视教育的绝对人数多了,可是速度和力量反而都降低了。你说要这样培养孩子,专家说要那样培养孩子,书上说又该这样培养孩子。各种声音充斥着耳膜,莫衷一是。
细数当下盛行的伪教育的恶果:
1.快乐教育
当今中国教育最大的骗局。被误读成:学习就是玩。
2.释放孩子天性
放弃了规则教育,不加约束,培养了恶性。
3.在表扬声中成长
虚伪空洞的表扬使得孩子失去接受批评的承受能力
4.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催生脆弱的一代,毫无斗志。
5.学习要靠天赋
初级学习更需要靠勤奋和努力。赖自己没有别人的天赋是为自己找借口。
6.素质教育,减负教育
肥了培训机构,苦了家长,累了孩子,害了未来
不一一枚举。家长作为孩子的终生教育人,请务必 擦亮眼睛,认清教育本质。
孩 子
再来说说孩子吧!我们眼中天真无邪的孩子形象有时也可能是假象。孩子也善变,有动机。面对老师和妈妈,他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式。聪明的孩子们最善于捕捉大人的神色了。利用家长对自己的信任,他会继续保持这个形象以讨你喜欢,也方便自己。因为他现在没有能力与家长对抗,各方面都要依赖家庭的支持。所以他会一直保持父母满意的这个形象。必要的时候稍稍编个慌,一下子就给骗过去了。再长大点,他好像没有这个耐心再假装乖乖孩了,开始大模大样混网吧学抽烟。再到成年后他完全就是真实的他自己了。你觉得孩子没有小时候那么乖了,其实是你小时候就开始纵容他伪装自己,推脱责任。是你自己没发现而已,老师的提醒你又不相信。孩子没有变,只是在他最最关键的时候你没有去用心雕琢他,他就是你自己一手打造的作品。但是你确实毁了他的未来。也许再过几年他会对你吼:“为什么小时候不对我严厉一点,现在我过得不好,都是你害的!”
老 师
最后来谈谈老师。老师已是一个习惯性被误解的角色。这种尴尬的身份也是受当下伪教育风气所害。老师不被家长信任的原因是老师说的是真话。而真话往往令人难以接受。这里有几点想恳切告诉给我们的家长:
1.老师也不愿多找家长。一般自己能解决的都自己解决了。真的给您打电话了估计老师也黔驴技穷,没辙了,才搬这最后一道救兵的。
2.老师打电话的时候可能语气较委婉,但并不代表事情不严重。老师会缩小严重程度,但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3.多次沟通家长不配合的话,老师可能不会再麻烦您了。那不是好事,可能是努力争取挽回之后的无奈放弃。
4.没有哪个老师会刻意针对您的孩子,对他有偏见。这些都是要耗费精力的,老师没有你想的那么闲。
5.批评是最直接有效的教育。能受几句老师的批评是孩子的福气,能从批评声中成长的孩子要感恩。别搞到连批评都懒得给你,那才叫亏!
6.老师只喜欢好生也是家长和学生臆想出来的。老师不一定喜欢成绩好的,但老师一定喜欢品行好的孩子。如果说这样的孩子算是好生的话,那么老师对好生只会要求更严,批评更多。
7.老师没有你想的那么伟大。但多数老师还是很有职业情怀的。
再来重复这个话题:相信老师还是相信孩子?我的观点是:
基本相信老师,适当怀疑孩子,不完全相信眼睛,多方了解事情真相。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