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成长励志散文
周恩来@子产:前辈,欢迎加入外交群

周恩来@子产:前辈,欢迎加入外交群

作者: 心若水容万物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23:49 被阅读3次

20190404

周恩来近日在一干好友的强烈建议下,建立了一个“中西古今外交群”,这不,在邓颖超同志的强烈推荐下,诚心邀请被誉为“春秋第一人”的子产,加入这个群。

这一天,子产收到了一条好友申请,备注: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敬拜。

子产心想,是个有礼的后生。

子产在这近百年来,可是听人说起过“周恩来”的名字无数次了,原来从未有过交集。自己这个已经2500多年的老老头,竟然还能被周恩来这样的人物记得,并愿与自己结识,心里的感觉还是很烫贴的。

随手就点了同意。于是第一次会话就这样展开了!

01

周恩来:前辈,谢谢您能通过好友申请,

很高兴认识您啊!

      我们家颖超可是您的超级粉丝。

子产:岂敢岂敢!

 

周恩来:天天听她在耳边念叨您春秋时代光辉的事迹,

后来我专门再次潜心研读了她热烈推荐的《左传》,

也不怪她对您推崇备至啊,

一部左传,多半部您都是主角啊,我也成了您的粉丝了。

子产:谬赞了!谬赞了!

    恩来不必自谦,你是老朽近百年来,听说事迹最多的人之一啦。

对于你之前的功绩,老朽也是略知一二啊,君子如玉,也不过如是。

你这样杰出的俊才,竟然还能想起我这超级古董,老朽倒是惊喜的很。

周恩来:今天特别拜会前辈,也没人引荐,还怕前辈嫌我后辈不懂礼数,置之不理呢。

子产:哪里哪里。

你来扣门,老朽只有拍手欢迎之举,绝无拒之门外之理啊!

周恩来:既然前辈不嫌晚辈们愚钝鲁莽,恩来就斗胆提出个请求。

子产:请讲!

周恩来:我在朋友们的建议下,建立了一个“中西古今外交群”,

就是一些在外交界的老师、朋友。

今天找到前辈,就是想冒昧的问一句,

可以也邀请您加入其中吗?

方便的话,顺便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出色的外交经验。

子产:这么看得起老朽,是老朽的荣幸,

    我也借此机会和大家多学习学习。

不一会,一条“周恩来邀请您加入‘中西古今外交群’”的消息映入子产的眼帘,点击加入后,正式进入了这个压缩了时间与空间所有距离的外交人才聚集地。

02 

群主周恩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外交界的始祖,

春秋时期,郑国相国子产前辈。

(欢呼声一片,鼓掌礼花,刷图一排排)

子产:很高兴加入这个群体。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敝人姓姬,名侨,字子产,

大家就都叫我子产吧。

2500多年前,在郑国有段执政的经历,

对于什么外交始祖这样的称呼,那是万万不敢当的,

倒是十分愿意同大家交流学习。

周恩来:前辈太过谦虚,自我介绍也如此精炼,

有谁愿意帮着补充的,说说你们心目中的子产前辈。

孔子:我一生对于子产前辈,都是敬佩不已的!

无奈当时,车马真的很慢啊,空间上的距离虽然不远,

但确成行艰难,如若放在现下,我是无论如何也要当面拜见的!我在听闻子产离世的消息时,就说过“世之遗爱也”,

我对前辈的德行、功绩,都是推崇备至的。

班超:是啊,是啊,这点在《左传》中就能看出的。

基辛格:据闻,子产前辈曾多次在多国峰会上,

依靠坚定的立场、雄辩的口才、渊博的学识和敏捷的应变,多次为郑国争取到利益的最大化,着实让人敬佩。

晏子:  的确,当时的郑国,因地理位置特殊,

裹夹于几个大国中间,南有强楚,北有晋霸,

西有大秦,东临陈、宋和齐,

加上晋楚争霸升级,

亲近晋国怕楚国怨怼,亲近楚国又恐晋国讨伐,

当真是左右为难,

前辈在这样背景环境下,周全郑国,

实在是教科书一般的案例了。

03

子产:不才承蒙诸位这样看得起,确是心有所愧呢。

    子产是为郑国第九代国君郑穆公的孙子,

为国为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应当的。

俾斯麦:前辈不必过分谦虚,您就当给我们讲故事,

说说当时您是怎么用一封信就减免了郑国纳贡负担的吧。

子产:这说起来有点班门弄斧了,

但既然是应邀,那老朽也就抹开脸了。

(大家一致表示欢迎)

子产:那会儿可没有手机、电子邮件或微信这样便捷的沟通工具,

我就只能写信,就是大家熟悉的《左传》中的那篇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了。

当时,是晋国的范宣子执政,而那时诸侯去朝见,可不像现在,各个国家领导人出访,只要备一份有意义的国礼,

礼貌客气一下,就能宾主尽欢。

那时,需要贡纳的财礼是很重的,

反正对于郑国这类的小国,那绝不是毛毛雨洒洒水的事儿。

我们为此感到很头痛。

于是,我就趁着国君出访的时候(当时我并未随行),

托人带信给范宣子,在信中,其实我并未提郑国如何困难,

期望得到怎样的政策优惠。

我只是运用了一些同理心,加上了一点共情力,

站在晋国和范宣子的角度,

利用晋国想极力保住盟主地位、希望得到美好声誉的心理,

阐明“重币”(敛财)与“轻币”(减少纳贡)的深远影响,

可能范宣子觉得,我这引经据典的为他着想,也是不容易,

所以就减轻了晋国对各个诸侯国的经济索取。

他收获名声,我们得到实惠,也算是两全其美吧。

04

周恩来:前辈的讲述,倒是轻描淡写的,

但我很能理解,在夹缝中艰难求存的感觉。

您当时所面临的环境,

实际上要比我们新中国当时的外交环境更加艰难。

一个不小心,即使是言辞上授人以柄,

也可能会导致灭国之祸。

为了郑国利益,即使是和晋楚这样的大国相争时,

也能委婉巧妙、刚柔相济,

甚至敢于同他们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子产前辈依靠的是审慎地强悍,精准地判断,

才捍卫了一国主权,维护了国家尊严啊!

顾维钧:可不,套句现代的话来讲,前辈只要在多国峰会上一出现,

那是万众瞩目的,各国都想听听,前辈又要搞什么事情,

看看能从中学点什么或者干脆跟着乘个顺风车,

减免些负担。

安德烈葛罗米柯:谁说弱国无外交,国力不行,人力凑!

周恩来:其实,子产前辈不仅外交才能出众,

其治理国家的才华也是首屈一指的,

包括不毁乡校、施行丘赋、铸刑鼎等诸多事迹,

我们都可以听他本人慢慢地讲述了!

群内一篇欢呼,热烈的讨论可以一直继续下去,毕竟,属于他们的时间趋近于永恒了,有幸窥得一二,也算万幸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恩来@子产:前辈,欢迎加入外交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wc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