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往事,当我和女儿聊天提及时,她总是立即就打断:“别说这事!”我知道,那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女儿的心里终究是意难平。
女儿复读那年,班主任是一位姓耿的女老师,三十出头,个子不高,黑黑瘦瘦的。当年高考结束后,我和女儿都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刚开始女儿坚决要复读,我和她爸不太赞同;录取结果出来后,女儿有些松动,而我因为担心专业的原因,又建议女儿复读。
女儿最终选择了复读,入学那一天,她的信心满满。高考是一面筛子,除了一些特殊原因,筛下来的人总是具有共性的,这一点在复读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女儿虽说有理想,也有上进心,但一直以来都缺乏恒心和毅力,思想上时不时会开小差。
鉴于女儿身上的这些缺点,我自然希望可以和老师经常沟通课堂内外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并督促孩子的学习。而且,女儿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学校和老师都是这样要求的,而我也一直这样做着。
有一段时间,女儿每天回到家,都会提到她的同桌,说她总在上课的时候和自己说话,影响自己听课。女儿性格柔弱,不会拒绝人,也不会和人红脸。一开始,我劝她别理同桌好了,或者直接告诉同桌有什么话下了课再说。
女儿搞不定同桌,每天都很烦心。于是,在和老师沟通时,我委婉地说起了这件事,希望老师可以让女儿和同桌分开坐,这样也有利于两个孩子的学习,老师也同意了。
对于家长提出的建议,作为老师,许与不许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接受的。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老师居然对那位女同学说:“某某某的妈妈说你影响某某某学习了。”都是十几岁的女孩子,正处于敏感的年龄,而且一个个从小娇生惯养,哪里能受得了这种话!于是,女儿的“噩梦”开始了!
这个女同学联合别的同学,对女儿搞起了排挤孤立,每天都是冷嘲热讽。女儿伤心极了,问同桌原因,同桌转述了老师的话;女儿又去问老师,那位老师冷冷地说:“你妈就是那么说的。”
女儿的世界乱了!她看不进书,吃不下饭,后来甚至不想去学校。我的世界也乱了!着急、伤心、焦虑、无措,夜夜失眠。我想不到一次简单的沟通,怎么就让女儿受到了伤害?我想不通最擅长做思想工作的灵魂工程师,怎么会成了挑拨同学关系的幕后推手?
我再次给那位老师打电话,希望可以去学校给那位女同学解释一下,帮着解开两个孩子的心结。那位老师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今天推明天,明天又推后天。我明白这是一个没有师德的人!我选择去学校堵她,让她当着我的面把女同学叫出来,然后向这个孩子解释了事情的始末。
“我是弱势群体”,——第一次,我有了这种感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和女儿都竭力想让生活回归平静。平安夜那天,女儿送给了每个老师一个包装精美的苹果,其中也包括那位一直在伤害她的耿老师。无奈,我们的善良换不来同样的善良,那位女同学依然不依不挠,那位老师也依然时不时用言语打击着女儿!
女儿越来越不开心,话越来越少,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转学,成了我们最后不得已的选择。第二年一过年,女儿就到另一所学校当起了插班生,度过了高考前的最后三个月。这一次,高考成绩依然不理想,但我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女儿坚持下来了。
这件事在女儿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甚至让她对“老师”这个职业产生了质疑,——她不再信任老师!高考填补志愿时,她避开了所有的师范类院校,说自己不喜欢当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