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普利亚诺在《机器人来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生存法则》里,讨论应该如何为未来的经济巨变作准备时,更应该关注的是人应该具备的特质,而不是具体的工作技能。
教育改革也同样,完全可以借鉴普利亚提出的四种主导特质和七种支持性特质。
◻︎四种主导特质
◆数字化思维
数字化思维会成为未来所有行动的基础,从人工智能到虚拟现实。
教育虽然有很多方成是模糊化处理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数字化的过程记录越来越明显了。学习成效的检测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数据去分析,现在试卷录入技术的不断完善,学习力的分析而精准培养应该不在话下了。
一方面,学习的数据化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学生行为表现的分析甚至教师工作效能的分析也将会依托数据分析。
就如周末看到的《邹碧华》中员额法官的评价,同样也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去分析运行,教师的教学也可能如此,没有数字化思维,可能无法达成标准而又客观的评估工作。
◆机器商
机器商是指人理解机器以及同机器打交道的能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幻灯片到电子白板,教师的教学手段在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机器商如果不去培养的话,还是靠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课堂,会受到局限。现在学习并不单单是传授知识,从单方面的知识来说,早就是弟子贤于师了,在现在网络社会,一个学生想要学习哪一方面的知识,不需要教师,他也能够学得比教师还要厉害。
当然,现如今,一个教师如果还在为打印机怎么出故障了而焦虑,多媒体坏了上课就手足无措了的状态的话,机器商其实还是挺低的。一方面,较高的机器商是明白机器本身就会出现故障的,需要掌握如何去避免或出现故障时以最快的方式去解决。比如说,明天要上一节很重要的课,你在今天晚上就应该亲自去调试一遍所有的设备。万一明天设备管理员临时有事,你也可以坦然应付。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去涉猎机器的操作方法,其实很多机器的主要应用键就是那么几个,很可以一通百通的。就如上周末在寝室里,突然想要看世界杯的比赛,我的寝室里没有接数字电视,但是我的电视是可以无线上网的,这样,我只要下载一下世界杯的直播优酷视频,然后用手机投屏到电视中,就可以解决了。其实,掌握了方法,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电力知识
在未来,电子元器件会无处不在,包括3D打印机、机器人等设备会不断地进入教育领域,而且,几乎每一个设备都会连接上网,并且彼此互联。
当然可能会有专业的老师去完成。在这些设备越来越多地运用后,这一领域的老师却是越来越吃香。
◆生物专业知识
这里的生物专业知识主要是对人类的理解,身体的理解和心理的理解。人类在认识宇宙后,更多地要去认识自己。
在学习领域,大脑知识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最强大脑的记忆力训练,人类大脑潜力的开发,将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果我们拿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的中高考试卷来做,就会发现,是那么地简单。我记得一位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曾经向我叹息说:老师,不是我不努力,是题目变得太快了,我跟不上了。
确实,人脑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促使大脑的运算速度也要越来越快,不掌握一些生物专业的知识,我们只能茫然地去应付这一切。
◎七中支持特质是:善良、称职、沟通技能、艺术才能、条理清晰、有梦想、有胆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