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手机里听了遍《罗刹海市》,手机里整天都在推送《罗刹海市》,有各种分析评论解读,把一首歌,整到了某种高度。
我很喜欢刀郎,也很喜欢他的歌。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只要听上去好听,就觉得这是一首好歌。说实话,初听《罗刹海市》,就觉得没以前的歌好听,这是我的感觉。
但就这首歌,火遍神州大地,不说绝无仅有,但在短期内,想要超过这首歌的热度,可能要很长时间。
虽然很多人对这首歌为什么这么火,作出很多的解读,但在这里,我也忍不住说上几句。
1、歌词新颖、独特。
歌词由聊斋故事改编而来,这是这首歌的不同之处,显得特别新颖与独特。这样的创作方式,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开创改编故事写歌词的先例。
以往,以古诗词作为歌词,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王菲天籁般嗓音的演唱下,可谓到了登峰造级的地步。
而《罗刹海市》的出世,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创作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多的模仿作品出现,类似《罗刹海市》的作品越来越多。
2、强烈的文学性。
现在的文章,很少有针砭时弊的文章了,而《罗刹海市》正填补了类似的缺陷。有人觉得刀郞就是小家子气,借着歌词骂人,我想,这是太小看刀郞了。
当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罗刹海市》虽是一以前的聊斋故事,但它的改编,也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影射某些人,也很正常。有句话叫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说得不错。
如果对整首歌选一中心思想,我想肯定是歌词的最后一句,即我们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丑陋的世界,离美好还相当遥远,我们应共同努力。
现在的人们,只能是风花雪月,歌功颂德,对于毫不留情的讽剌,真的太少了,而《罗刹海市》的出现,正是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这样的作品,想不火都难啊。
就想到这两点,不知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不过最近又有人解读,向东两万六千里,正好是美丽国度,也正好有一驴在当叉杆儿,这是妥妥地现实啊。在一定要用黑妞来演白雪公主的世界,就是一颠倒黑白的世界。
感叹人类的脑洞真大,联想丰富而又有哲理,不知接下来还会有哪些更神的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