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十八回 孙中山游说日本立同盟会,陆光熙受革命思潮荡涤

第二十八回 孙中山游说日本立同盟会,陆光熙受革命思潮荡涤

作者: 经典老表 | 来源:发表于2024-09-10 05:55 被阅读0次

话说,自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外度过的,其中时间最长的是日本。1905年7月,孙中山由欧洲再次抵达日本,留学生听到此消息,欢欣鼓舞,热烈欢迎。为亲睹孙中山风采,聆听革命学说,留日学生决定召开一次欢迎大会。

陆光熙正赶上参加此欢迎大会。

1905年8月13日,孙中山应邀到场,当其出现于演台上,掌声响起。孙中山先感谢大家欢迎之盛意,继而述说自己环游全球所历,介绍世界新思潮及新形势,最后,就时下中国之问题进行演讲,演讲标题:《中国决不会沦亡》:

兄弟此次东来,蒙诸君如此热心欢迎,兄弟实感佩莫名。窃恐无以副诸君欢迎之盛意,然不得不献兄弟见闻所及,与诸君商定救国之方针,当亦诸君所乐闻者。兄弟料不到如此,又料不到今日与诸君相会于此。近来我中国人的思想议论,都是大声疾呼,怕中国沦为非、澳。前两年还没有这等的风潮。从此看来,我们中国不是亡国了。这都由我国民文明的进步日进一日,民族的思想日长一日,所以有这样的影响。从此看来,我们中国一定没有沦亡的道理。

今日试就我历过各国的情形,与诸君言之。

日本与中国不同者有二件:第一件是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输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1472—1529年,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知行合一的学说,故皆具有独立尚武的精神,以成此拯救4500万人于水火中之大功。我中国人则反抱其素养的实力,以赴媚异种,故中国的文明遂至落于日本之后。第二件如日本衣、食、住的文明乃由中国输入者,我中国已改从满制,则是我中国的文明已失之日本了。后来又有种种的文明由西洋输入。是中国文明的开化虽先于日本,究竟无大裨益于我同胞。

中国的文明已有数千年,西人不过数百年,中国人又不能由过代之文明变而为近世的文明;所以人皆说中国最守旧,其积弱的缘由也在于此。殊不知不然。不过我们中国现在的人物皆无用,将来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中国从前之不变,因人皆不知改革之幸福,以为我中国的文明极盛,如斯已足,他何所求。于今因游学志士见各国种种的文明,渐觉得自己的太旧了,故改革的风潮日烈,思想日高,文明的进步日速。如此看来,将来我中国的国力能凌驾全球,也是不可预料的。我们试与诸君就各国与中国比较而言之:

日本不过我中国四川一省之大,至今一跃而为头等强国;

米国土地虽有清国版图之大,而人口不过八千万,于今米人强,即欧人亦畏之;

英国不过区区海上三岛,其余都是星散的属地;

德、法、意诸国虽称强于欧西,土地人口均不如我中国;

俄现被挫于日本,土地虽大于我,人口终不如我。

则是中国土地人口,世界莫及。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踞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

所以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一日,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

所以我们决不能说我们同胞不能共和,如说不能,是不知世界的进步,是不知世界的真文明,不知享这共和幸福的蠢动物了。

若使我们中国人人已能知此,大家已担承这个责任起来,我们这一份人还稍可以安乐。若今日之中国,我们是万不能安乐的,是一定要劳苦代我四万万同胞求这共和幸福的。

若我们今日改革的思想不取法乎上,则不过徒救一时,是万不能永久太平的。盖这一变更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中国先是误于说我中国四千年来的文明很好,不肯改革,于今也都晓得不能用,定要取法于人。若此时不取法他现世最文明的,还取法他那文明过渡时代以前的吗?我们决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更,其速度方速。兄弟愿诸君救中国,要从高尚的下手,万莫取法乎中,以贻我四万万同胞子子孙孙的后祸。

孙中山演说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陆光熙与所有留学生一样,备受鼓舞,群情激昂。

孙中山此次演讲,“唤醒了留日学生的民族意识,激起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日学生幡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

陆光熙参与此次盛会,当聆听孙中山演讲后,亦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盛会引起了日本政府和清朝驻日使馆的密切关注。清政府驻日公使杨枢面对孙中山的巨大影响,以及留日学生不断高涨的革命激情和爱国行动,惊呼“孙文在东一日,学生一日不得安静”,遂采取强硬态度,千方百计要赶孙中山离开日本,割断他与留日学生的联系,阻止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

1905年7月,汪兆铭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在同盟会初创阶段,汪兆铭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

在日期间,孙中山筹建的中国同盟会已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汪兆铭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根据草创之章程,同盟会立宗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宣传同盟会宗旨,同盟会同时成立机关报《民报》,汪兆铭投身《民报》主笔,并以笔名“精卫”发表激情文章。

汪精卫受到民族、民权与民生思想的启蒙,并在革命党与立宪党人的论战中施展才华,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汪精卫年轻的内心踌躇满志,此投身革命事业,怀揣救世理想,将自身的痛苦与民族衰弱、民生疾苦联系在一起,予其孤独而向往生命之荣耀的心灵带来了无限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汪精卫更是积极追随孙中山之革命事业。

欲知陆光熙在日本寻救国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十八回 孙中山游说日本立同盟会,陆光熙受革命思潮荡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dy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