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看到猫叔公众号里发的晨读材料来源书单,抱着自己心里一直有的疑问从头看到尾。疑问是什么?是发现晨读材料中的来源书目中从来都没有中国人写的书。在参加的这次行动营22天读书打卡活动中,读书任务规定的书目里也仅有刘墉一个人勉强算是中国人,说勉强,并不是说刘墉不是中国人,而是大家都知道,刘墉是台湾人,其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是在台北和美国完成的,与中国大陆毫无关系。
粗略回顾一下自己这么多年读过的书,当然其中大部分是国人写的,但总结起来都是文学历史类书籍,书柜中仅有的几本管理或思辨类的书,的确没有中国人写的。在过去,为了愉悦自己而读的书中,大都是故事情节性高于哲理思考性,从读过的书中找到的,更多的是感同身受和对一段过往的了解。这几年,对周边环境和自身提升逐渐感觉到强烈的局限,开始有意识地扩大阅读视野,寻找各类成长管理和学习方法的书,从各种网络平台找到的推荐书目几乎都是外国人写的书。
昨天带着孩子在书店看书,找到剽悍晨读参考书目中的《从0到1 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书中提到“照搬他人模式要比创造新东西容易,做大家都知道如何去做的事只会使世界发生从1到n的改变,增添许多类似的东西,但是每次我们创造新事物的时候,会使世界发生从0到1的改变。”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却在发展变化的脚步上永远缓慢,我们的书籍中有的是人文情怀,是对历史过往的膜拜,唯独在改变世界的自然科技上永远在模仿别人的姿态,缺少自己的步伐。
想起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中提及的,与他国以宪法精神和制度构建国家不同,中国是“以人心维持政府”和“文化塑造形体”,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不过是已经掩盖于黄土之下的文化、传统,和科技无关,和革新无关。每一次在看过欧美大片之后,都会慨叹电影中的脑洞大开,而我们的电影,为数不多的好片子,也总是胜在“情怀”。想起一次和朋友的聊天,走在这个世界前列的国家,总是在“向前看”的,而我们,总在“缅怀”。当欧美一次次掀起科技浪潮推动社会进步的时候,中国人紧随其后以无比认真和虔诚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复制科技大国的成功,中国成为全球化的范例,而在《从0到1 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彼得▪蒂尔看来,从宏观层面看,全球化只是把某个地方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只是一种1到n式的“水平进步”,只有创造新技术、新方法的“科技”才是从0到1的“垂直进步”。从个体层面看,决定一个人的自我革新能力的是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学习绝不是我们传统教育方式中一直以来践行的对事实、信息和经验向大脑的灌输和机械记忆,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大脑不断加工、被积极运用,最终深入地内化理解、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学习思考方式。
今天,在书架上翻到了《批判性思维工具》这本书,封底上赫然写着“中国教育不会教你的批判性思维方法”。这本书是去年这个时候买来的,习惯了惰性知识灌输的我,在翻了几页之后便束之高阁。我想,是时候重新读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