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5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5

作者: 佛石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18:14 被阅读0次

    从个人建构主义转向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今建构主义的发展趋势。社会建构主义主张,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社会建构主义,可以说是一种关注学习者的潜能,支援学习者基于自己的意义发现,而展开文化创造的教学思想。社会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学创新是值得我们追寻的。

    一、从个人建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基本上是一种知识论。自从康德把知识的来源截然分为感性和理性之后,知识论的派别一分为二。经验主义知识论主张,经验是知识最重要的唯一可靠的来源,所谓理性也不过是经验的产物。理性主义知识论认为,真正的知识靠抽象思维而得,感性经验,只能提供更换乱的印象,抽象的概念的思想有一定的范畴,这些范畴便构成理性。

    个人建构主义关注个体的知识建构甚于交互作用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对于“知识是如何形成的,知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广泛接受的前提,发起了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观点。

    当今建构主义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从个人建构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建构主义,其理论射程从个人扩大到社会与文化。

    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的一个基本立场,就是旨在消除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二元对立。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学习主体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是个人建构主义相一致的。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在知识论的基础部分是相通的,但在语言与人际沟通活动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何等地位这一点上两者是不同的。

    二、知识的社会建构与教学创新

    社会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于国际教育界的。

    社会建构主义提醒我们,学习不是“个人头脑中的符号操作,学习是同环境、他者协调、构筑知识的行为”,是“人们不断的相互合作的社会过程及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智能不是存在一个人头脑之中,而是分布于环境与他者之中的”。“当教师把自己的加工强加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就剥夺了学生创造知识和理解自身的机会。”“知识是学习者各自能动地进行信息搜集,在各自的情景与语脉中建构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记忆信息,而是搜集适于情境的信息,并同既知知识关联起来重新建构的”。“远离学习理论的教学理论是没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教师适应学生甚于要求学生顺应教师,这才是教师的工作”。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993年美国心理学会出版《学校重建与改革的指南》,它基于100多个研究的成果,从学习过程的性质、学习过程的目的、知识的建构、更复杂的思维、学习的动机性影响、学习的本质性动机、提高学习动机的性质、发展的挫折与机会、社会文化差异、在社会认可和应有自尊心的语境下学习、学习个别差异、认知风格等方面归纳出12条教学原理。

    这些原理贯穿了适应、互动、发展等教学创新的关键词,它们传递着这样的论断:好的教学是从充分的理解学生开始的。社会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学创新是值得我们追寻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hk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