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签主题是是“宜读史”。
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其特点有三:一者悠久,二者无间断,三者详密。 ——钱穆
今天,简单的读了两汉的历史。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政府是秦。
中国第一个平民政府始于汉高祖。
中国第一个士人政府始于汉武帝。
……

让秦汉的当政者们煞费苦心的匈奴。秦始皇高筑万里长城来对付匈奴,采取坚守阵地的防御政策;汉高祖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不宜大兴战事,要休养生息采取了和亲政策来对付匈奴;汉武帝时期,兵强马壮,四十万匹汗血宝马可不是盖的,直接把匈奴追的向西而逃,从西域逃到罗马,以至变成今天的匈牙利人。从那以后,西北方便成为历朝历代永久的大敌。林则徐曾说,将来大敌非美国而是俄国。
说到两汉时期,就不得不提到这几个人,汉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新政王莽、汉光武帝刘秀、奸雄曹操。无一例外,这些人都非常重视治学招揽人才。
汉高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平民政权,识字不多,也不懂政治。可是他身边却又一群追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陈平、周勃、韩信、张良、黥布……
文帝虽是当时一介小王,可封王后干劲十足。当时文帝问一洛阳长者:“国家有无人才?”此长者答到:“只有一位二十一二岁的青年,名叫贾谊的。”遂派人送贾谊入京。贾谊精通黄老之术,对儒、道、法等学派均有研究。文帝与贾谊促膝长谈,谈完国事,谈鬼神。文帝道:“与贾谊见面后,深感自己不及贾谊甚远。”
再说说王莽这个人,只是一位书生,有点迂,而且不近人情。说王莽篡位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偶然事件。
第一,王莽读书时,谦虚好学,与人相处友善,并非处心积虑之人,都夸他是五好青年。
第二,王莽的妻子打扮朴素,说明王莽此人做官清廉。说一日,莽的母亲病了,公亲贵胄们的夫人都来探望,莽的妻子出来招待,穿着的裙子之到膝盖处。可当时女人长裙应及于地。
第三,当时人们觉得汉代的命运已经到头了,于是拥戴王莽为王。而此时王莽年事已高。王莽死后,汉光武帝粉墨登场。
光武帝时期,重视读书的程度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地。重视有大学之人。
严光与光武帝同睡,所谓“不妨无我”。
皇帝本人讲《尚书》,请先生等人坐后台担任评判。也体现出了中国皇帝并非专制。
建立太学,所谓“开门授徒”。汉朝太学先生成为博士,儿子成为太学生。博士弟子名额规定五十人。
李膺、孔融、郭泰、茅容等人无一不是东汉时期的大学之人,都是由光武帝重视严光开始后出现的风流人物。
最后一位要说的人物——曹操。却是一位能干有为的热血青年。只是政治上有那么一个不大不小的道德缺点。
曹操也是非常重视人才。
刘备归曹后,曹对刘说:“今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耳!”。
曹操对关羽极好,张辽劝降关羽后,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挂印封金而走。曹操对属下说:“各为其主,不要追他!”
曹操想留住徐庶,欲请徐母函庶来为曹操做事。虽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却可见曹操用心良苦啊!
佛经说:凡事有阶段,成、住、坏、空是也。人亦有生、老、病、死是也。任何事、物、人,均要经历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