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直视骄阳|请记住你即将死去

直视骄阳|请记住你即将死去

作者: 一布向左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10:03 被阅读0次

“谁都可能死,我们不会,亲朋好友也不会。”这是二十岁之前。

“不论走到哪里,耳边总能响起死亡的脚步声。”这是三十岁之后。

慢慢看见悬挂在自己头顶上这把生命的达利摩斯之剑,需要的不是什么见识,那个叫年龄的东西就已经做得很好。

生与死,就像太极的黑与白,相缠相绕成一个轮回的世界。相比于生的喜悦和希望,死亡自身更富有厚度。它阴暗、寂静,令人恐惧恐惧。是终结,也是再无任何可能的荒芜与孤冷。

直视骄阳,你试过吗?

这本书,作者亚隆以七十五岁高龄探讨人们心中普遍存在却又被长期否认和压抑的死亡恐惧。书中除23个实际案例和许多文学名著、电影作品中的例子以外,作者还以一位普通老者的身份对内心的死亡恐惧进行了自我表露和深刻剖析。跟着他的描述,也许我们可以能够一窥死亡的真正模样。

生命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厚度,看这本书也是,不同年纪看,往往有不同的感悟。亚隆赞成“生命的存在,只是一束短暂的光亮,夹在两方永恒的黑暗之间,即出生前的黑暗与死后的黑暗。”如果你感觉正处在低谷,不论情绪还是事业还是其他,只要你觉得人生艰难,我都推荐你看看这本书。它会帮助你在心灵上豁然开朗:“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佛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在中国这个崇尚心诚则灵、心想才能事成的国度,人们总是对死亡讳莫如深。但你不谈论,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更不代表它会在心里消失的话题。作者欧文·亚隆在书中开篇便引用了一句格言:你不能直视骄阳,也不能直视死亡。

“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每时每刻想着“死亡”这回事,并不容易,就好像用肉眼直视骄阳,你实在坚持不了多久。" ——Irvin D. Yalom  

死亡像太阳一样,虽然每时每刻都围绕着我们,但却让人不敢直视。如何直面人生的结束,又如何面对所爱的人的离开,的确是痛苦而艰难的一课。

一场无法忘却的告别

六年前,正月初八,爸爸离世。一个昨天还在与你讨论梦想的人,隔天就没有了心跳。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死亡。当噩耗在电话里传来,就像青石板一下子掉落,砸在心尖上,疼,然后窒息。

死亡最喜欢这样,猝不及防。所谓悲伤,其实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当噩耗传来,我们真正的悲伤已经被错愕和困惑所包围。回想那时灰暗如土的时光,我满脑子都只有三个字:不相信。

刚接到妈妈的电话时,我不相信。这个一辈子被护在爸爸羽翼下的女人总是大惊小怪。所以只要我匆匆赶回家,爸爸一定已经站起来了在家里等我;

看到爸爸安静躺在床上时,我不相信。平常的他就爱偷个懒睡个觉。只要他睡够了,一定就起来陪我聊天了,就像昨天那样。

当我送爸爸回老家时,我不相信。我把爸爸的头护在自己怀里。我从未与爸爸如此亲密,只要到老家了,爸爸也该醒了吧。他总是喜欢回家看奶奶的。

当我为爸爸守夜时,我不相信。我亲吻着他,握着他的手给他热量。我相信总是催我早起的他也一定会早起。

当抬棺的人要把爸爸放在棺材时,我不相信。最讨厌人多的爸爸一定会起来臭骂他们一顿吧。

当我们驱车前往殡仪馆的时候,我不相信。我趴在灵柩上一动不动,爸爸一定会叫我帮他打开盖子吧,他应该闷坏了。

当他们送爸爸进焚尸炉时,我不相信。我乖乖门口等着,爸爸一定会像电影中的英雄一样,在最后三分钟成功脱困,光荣归来吧。

然后很久很久过去了。有人出来了,不是爸爸,他们手中只有一个小盒子。就在那一刻,我相信了,爸爸没了,永永远远。

那个总夸我聪明的人,那个在邻居眼中一毛不拔却举债给我读书的人,那个宁愿存下半年工资给我买手机买照相机的人,那个曾经笨手笨脚在升学榜上寻找我名字的人……六年过去了。我依然想他。我多想让他看看我的新房子,多想让他也见见可爱的点点,哪怕只是多给他揉一次肩膀,多陪他吃一顿饭,或许遗憾都能淡一点。我没有办法不想他,仰望天空时,我想他是否也在看我;走在路上时,好多人都像爸爸,有人背影像,有人声音像。 

这个生命中唯一爱我不含任何杂质的男人,没有了。光是要接受明天不会有你这一件事,就耗尽了浑身的力气。

所爱之人死后都去了哪里?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徐帆眼神空洞的念着,“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的确,没有失去过的人,无法知道什么叫失去。我们恐惧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永远失去。我们其实是幸运的,我们活在一个大部分事情可以自由掌控的年代。饿了就找好吃的,病了就努力看医生,累了就尽量多休息……唯独死亡,让我们束手无策。我们生来为人,费尽一生,不论追求什么,在于光阴的对抗中,没有人是赢家。

死亡,带走我们爱的人,徒留遗憾与想念。那个早已无法接通的电话号码,那个再也无法视频的微信号,从不曾传回一丁点关于死亡世界的回音。人死后究竟会去哪里?哪怕最发达的科学也无法回答我们。

在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另一本科幻小说《球状闪电》中,男主角的父母和前女友林云死后以一种“量子幽灵”的形式存活在身边。男主角无法感知他们的身体与温度,却能发现妈妈倒扣在桌上的杯子,丢在洗手间的头发,还有身上淡淡的玫瑰香水味。我很愿意用这个方式来解释我们失去的人都去了哪里。

面对这个科学也无法证伪的命题,我选择用最乐观的方式看待死亡本身。我们所爱之人并未离去,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我们的梦里或是想象里。就像球状闪电故事里的“量子幽灵”一般,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亲人们选择离开,只是离开我们的世界,却不曾离开这个宇宙,他们随时可能给我们传回阵阵耳语,告诉我们:是的,我在。只要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如果死亡将至,我们怎么办?

《直视骄阳》书中提到:灵魂在肉体死亡时同样死去,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并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发生,因为死亡和我永远不会同时存在。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没有太必要纠结于死亡这件事。死亡来了我不在。而只要我在,至少死亡还没来。那如果我们知道死亡即将到来呢?

2005年,刚刚查出癌症的史蒂夫·乔布斯受邀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这位几度改变世界的男人在面对死亡时,对台下那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你能够清空一切, 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心。”

对的,我们终将死去。人生不断学习生存,也不断学习死亡。而学习死亡,是为了当下更好地生存。意识到死亡,意味着我们已经成长。也意味着我们从此离不开与生命真相的残酷博弈。

曾经,来日方长是我的座右铭,直到六年前我体会过世事无常。我知晓我无法抓住明天,所以我只能尽力拥抱今天。我舍不得与亲人朋友吵架,吵架了我也舍不得冷战,能多拥抱一秒,就努力拥抱。分开时我要好好道别,就像再也见不到那样。

生命源于偶然,谁也不曾是造物者的宠儿。在活着的每一天里,我们最好的态度或许是活的谦卑而宽敞。因为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相关文章

  • 直视骄阳|请记住你即将死去

    “谁都可能死,我们不会,亲朋好友也不会。”这是二十岁之前。 “不论走到哪里,耳边总能响起死亡的脚步声。”这是三十岁...

  • 记住你即将死去

    记住你即将死去

  • 直视骄阳‖读《直视骄阳》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 记住你即将死去

    人真的是 奇怪又矛盾的复杂生命体 总有一段时间,会莫名其妙不想活 但挺过了这一阶段后,又在另一阶段会担惊受怕惜命敏...

  • 记住你即将死去

    假如明天你即将死去,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曾经这样劝过一位朋友。朋友碰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心里比较烦闷,找我聊天,工...

  • 记住你即将死去

    “记住你即将死去”这句箴言在我心中的分量就是一见钟情的感觉。 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获得的以及渴望得到的荣誉、所...

  • 记住你即将死去

    今天想要说的这本书,平时不是我选择会看的类型,太鸡汤了,可是在我看过《最后的告别》后,最近忽然对于生死这个话题产生...

  • 记住,你即将死去

    最近一段时间,打开新闻,满屏都是沉重悲痛的消息: 年仅50岁的李咏因癌突然离世,94的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溘然长逝,震...

  • “记住你即将死去”

    最近二个李姓名人因病先后英年早逝的消息被人关注。 一个是国内知名心理学者,李子勋,我想所有心理学领域的人大概没有不...

  • 直视骄阳

    嫂子的去世 再一次的面对死亡 面对死亡很狼狈 依然很愤怒 感觉又一次被抛弃 失控 无力 悲伤 抓狂 各种狼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直视骄阳|请记住你即将死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mq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