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几位学友在一起谈到古人游学,我觉得挺有意思,今天我们出外交流学习,孩子出国留学,应当说都是游学。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他的《画旨》提到:“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他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成为游学人的座右铭。可以看出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是人们心中的“诗”,行路是动态的,是“远方”。只有把读书和行路结合起来,才能到达你的“诗与远方”。因为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游学之人应该是圣人孔子。他带领着他的得意门徒,周游列国,“克己复礼”,推行“仁爱”的治国理念,并为此践行一生,可以说,他是游学圈的鼻祖。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辟了社会教育的新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私学的演进和发展。
春秋时期私学的创办是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的创举,它使教育走出官府、走向民间,“学在四夷”,促进了知识的下移,开辟了古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孔子通过周游列国,开启了规模浩大的游学活动,开创了教育的新范式,将民间私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后世士人和学子实现知识增长与个人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游学是将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优化的社会教育方式。
与正式的学校教育有别,游学没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主要是交往式和体验式学习,游学者来去是自由的,全凭游学者个人的兴趣,不重立场,不以好恶,不论出身,愿者即来,一律欢迎。
大规模的游学是各派别思想形成、发展、成熟和广泛传播的最重要途径。儒家因孔子及其弟子等人的游学运动使其影响范围日渐扩大;墨家借助于墨子及其后世弟子的游学在战国时期形成三派鼎力的局面;
黄老思想因稷下学宫而在齐国大地生根发芽;法家则凭借在秦国的实践而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烙印;其他学派也借助于游学而流传于世。
史学家吕思勉指出:“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学术初兴,散布未广,受业者不免拘墟,故虽极精深,而阙广大,言之似通,行之实窒,非有君人南面之学,无以用之。及杂家兴,‘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而此弊祛矣。故杂家之兴,实学术之一大变也,此惟游学可以致之,故游学实于学术大有裨益者也。”
孔子曾言,“吾门有堰,吾道其南”。也就是说,正是由弟子言偃大力传播和弘扬,孔子的学术思想才得以扩展并影响到南方。
孔子去世后,儒家能够成为显学,儒家思想成为百家学说中影响最大的学派,与孔子周游各地时其弟子的广泛传播密不可分。
稷下学宫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的学术中心和高等学府,存在了150多年,被后人誉为东方的“雅典学园”,其兴起便是众多名师学士前来游学的重要结果。
稷下学宫秉持开放自由的原则,“凡来此者,无论学术观点以及国别、派别、年龄、资历如何,都可自由发表意见。由于所学不同,相互争辩是不可避免的,其中许多人都是雄辩家。他们相聚一堂,携徒属而演道术,穷事理而互致请难,大大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发展”。
齐国兴办稷下学宫本身就是一大创举,这样一个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大型讲坛,无论是在古代东方还是古代西方,都是罕见的。
与孔子兴办私学的伟大创举相比,稷下学宫的意义在于它变一人之教为大师云集的众人之教,变一家之学的传承为百家思想的争鸣。并且,在儒家私学教育式微衰落之时,由于齐国统治者的创新,实现了私学教育的成功转型,以其独特的方式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的辉煌。
在稷下学宫的影响下,东周列国皆建立了类似的供游学者授业交流的各类门馆。这些门馆也聚集了不少饱学学士,他们通过设置私学,开展学术研讨,成为一个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学术活动场所。
它们之间人才相互流转、彼此推动,通过游学将各地的有识之士连接成为一个跨区域的学术网络。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创举,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其教育意蕴和现代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中华文明五千年,它的内涵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学习者,让我们穿越时空,向圣人学习,和先贤对话,撷取知识的浪花,丰富我们的内心,在游学路上走的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