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乙己》的探究活动

《孔乙己》的探究活动

作者: 郝月月 | 来源:发表于2020-11-30 14:15 被阅读0次

        悲剧似乎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尤其是触动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更能长久的贮藏心间。

                                                ---题记

      鲁迅先生众多的文章中,我独独喜欢《孔乙己》和《阿Q正传》,为里面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慨叹,为当时社会的薄凉和心寒,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而释怀。但每次读起来总感觉自己心痛不能自已,每次我在脑海中都会勾勒出两者的形象,不觉又唏嘘不已。

      大学时临近学校要演话剧《当孔乙己遇见阿Q》,不觉兴起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果然一改以往两位苦哈哈的形象,让人有欢声笑语,让人充满期待古诗情节,直到结束我还在回味,因为整个过程笑的肚子疼,直不起腰来,特别精彩……

      今天我有幸听到一初中高艺老师讲的《孔乙己》探究活动课程,特别精彩,全文没有碎问碎答,通过设计的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全部参与进来,把课程讲出了新高度。

      没有人物形象的分析,而是通过探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解读,来说出自己所理解的“苦人”孔乙己,为什么说他苦,苦在哪里,一个探究活动实际能解决好几个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解读的角度不一样,真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思维逻辑能力,长期坚持探究活动上课方式,可有效开阔学生思维,好处多多。

    探究课堂,有读有写,有静有动,合作探究并举,形式灵活,激发兴趣。

      作为上层阶级的丁举人并未出场,可是他的影响力却很大,因为他是一类人的代表,代表着这类人的薄凉。

    社会底层的短衣帮,生活并不优于孔乙己,但确是孔乙己的忠实嘲笑着,连社会底层的人都无情的嘲笑底层人,由此可见薄凉太甚。

      掌柜是中层阶级代表,唯利是图,没有对弱者的同情,连孔乙己消失不见他都不关心,但唯独记得孔乙己还欠他酒钱。

      以小见大手法通常被用于文学创作中,通过个体来反映整体,以一个人的命运来折射整个社会的状况。

    由人物命运转向对整个社会状况的思考,这就是艺术的升华。

      探究活动课程早已被提出来,且这种教学方式是适应学生年龄和认知特征的,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乙己》的探究活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vr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