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往习作

以往习作

作者: 义乾城 | 来源:发表于2021-04-01 18:01 被阅读0次

今天为大家推荐系列丛书《给孩子受用一生的口才课》中其中一个分《有素材,写出好作文》。

这套书是由国内口才类专业杂志《演讲与口才》杂志社主编的,该杂志社创办于1983年,多年来凭借其出众的办刊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在全国同类期刊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该杂志旨在研究和提高人们演讲、辩论、交际等能力,曾多次荣获国家级期刊奖项。

本分册共分5章69节,精心挑选了70多个故事,每节后面还配有主编总结、适用范围和关键词,不但可以了解故事主题,还可以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素材,非常实用。

5章分为交际表达素材、日常口语素材、演讲素材、辩论素材和综合素材,几乎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用心的解决了搜集好素材费时的难题。

下面我们分别用5个故事来了解一下好素材对于写好作文有多重要。

我们来看第一个刘墉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刘墉的官员,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李渊,两人经常一起饮酒作诗,关系很密切。

但他从来不向李渊借书,一友人不解,询问刘墉原因。刘墉笑着说:“我知道李渊嗜书如命,如果他借给我,势必心疼至极;如果不借,恐被人诟病,指责他重物轻友。所以身为好友,我不能提出这个请求,否则岂不是将他置于两难之地吗?”

友人点头称“是”,却仍有疑惑:“这其实也是考验他的一个机会呀!”刘墉摇头道:“对朋友的了解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友情,而不能用来考验,这不符合朋友相处之道”。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对方的优点和缺点。

而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发扬对方的优点,避免他的缺点,而不是反过来用他的缺点来考验他,这样就失去了友情的意义,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且在考验下的任何关系也都不会长久。适用于交际表达。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天他写作累了,走到外面散步,他的邻居玛丽慌慌张张来找自己的妻子,正一边哭一边说着什么。

等到马克吐温走过来时,她又不好意思起来,抹着眼泪转身走了。他问妻子玛丽发生什么事了,妻子欧丽维亚说玛丽的女儿才14岁喜欢上了一个小混混,竟要与他偷偷私奔被发现拦下来了,但她女儿还要找机会与他见面。

马克吐温告诉妻子不如让玛丽放她出去,家人悄悄跟着出去,暗中观察那个男孩一举一动,然后让她自己做出判断。

当她发现自己一心一意喜欢的人每天除了聚众打架、喝酒闹事,整天无所事事,晚上只能睡在桥洞下,有时饿得连饭也吃不上时,她显然害怕了,主动怼妈妈说:"不,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再也不理那个小混混,回学校上课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劝说一个人时,有时直言相告并不一定获得良好效果不如换个方式,让他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说不定能获得预期效果。适用于日常交际。

第三个是关于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事。一次应邀在上海为群众进行文艺创作演讲。他上台后于黑板写下“快短命”三个大字,听众们均不解其意。

这时候郁先生风趣地做了说明:“今天我讲《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这三个字就是要诀。快,就是痛快表达;短,就是简明扼要;命,就是不离命题”。他的演讲只有两分钟,同样体现了“快短命”的原则。

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在一场演讲中开场白至关重要,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对整个演讲都有很大影响。适用于演讲时吸引听众注意。

第四个是关于香港明星刘德华的故事。一次电影节上,刘德华被安排与韩国实力明星安圣基一起与观众见面。

有媒体提问:"刘德华现在不光拍电影,还转型幕后做老板,安圣基有没有这个意向?"安圣基"滑头"地说:"自己拍电影很多年,伟大的形象早已树立,不会学刘德华,而是想接着好好拍电影,成为韩国电影节的楷模。"

突然他反问刘德华:“我在韩国已经是楷模了,你在中国有怎样的地位呢?”刘德华有一瞬间的惊讶,不过反应敏捷的他立刻回答说:"你确实是楷模了,但咱俩差不多,我是劳模。中国电影人都会像我一样勤奋,做个劳动的模范。"

面对咄咄逼人的安圣基,刘德华巧妙运用"楷模"和"劳模",寥寥数语不仅道出了自己事业之所以屹立不倒的秘诀就是勤奋,又让观众和媒体被他的睿智所折服。适用于辩论场合运用。

第五个故事是关于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一次一位年轻记者被安排采访他,两人谈得非常愉快。采访结束后他亲切的问年轻人:"小伙子,你每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年轻人略带羞涩地回答:"薪水很少,每个月1万日元。"松下先生微笑着对他说:"很好!虽然你现在的薪水只有1万日元,可你得到的远远不止这1万日元。小伙子,你要知道今天你能够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就证明你在采访方面有一定的潜力,所以我相信你日后可以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那么日后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这就像在银行里存钱一样,你的才能也能够在银行里生利息,将来它会连本带利地一同还给你。"

松下先生的话给年轻人上了很好的一课,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为报社的社长。回想当初与松下先生的谈话,他感慨地说:“对于年轻人来讲,注重才能的积累,比注重目前薪水多少更加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生存资本。”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要想立足于世取得好成绩,才能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在身,拿到高的薪水就不是问题。适用于口语表达、日常交际、作文素材等多种场合。

总体来说,本书是《演讲与口才》杂志社涵盖多领域适合多种场合的诚意满满的作品之一,值得学生阅读并学以致用,达到"有素材,写出好作文"的写作目的同时获得人生启迪。

相关文章

  • 以往习作

    今天为大家推荐系列丛书《给孩子受用一生的口才课》中其中一个分《有素材,写出好作文》。 这套书是由国内口才类专业杂志...

  • 以往的习作

  • 先写后教,看得见的成长——听高子阳《统编本习作教学智慧》讲座

    2020年12月19日晚,来自江苏省的高子阳老师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习作讲座。高老师的习作课堂改变以往常态课“先教...

  • 翻过“第四座大山”

    文/陈 辉 导师宋运来先生潜心童漫习作教学研究多年,在讲座中一再表达对以往...

  • 以往

    门口散着几片青叶,被雨淋透了的。泛着水光一样,清澈又明亮。 我便寻一方靠椅,懒懒的坐在屋檐下。与这雨还...

  • 以往

    花开花落一瞬间, 美好只许刹那间。 早知离别苦入骨, 故地踌躇忘东西。 郎君不知相思苦, 日理万机事事忙。 执笔未...

  • 以往

    昨晚我梦到了残破夕阳 夕阳里闪烁烨烨白光 它尽头是天堂 天堂里是故乡

  • 以往

    十六岁的花季 朦胧而美丽 欲振高飞的翅膀 看着那辉丽的彩虹 你来我往 车水马龙 ...

  • 以往

    【菌丝】 有的时候,会闻到熟悉的味道 有些事情,像菌丝一样的蔓延 闻到花都开了,你却像柳絮一样酸涩 土地和花枝,拂...

  • 以往

    最初遇到你的时候 人山人海 偏偏坠入你的眼眸 日复一日 追在你的身后 想方设法 一次一次退后靠近 好不容易 可以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往习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zt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