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何时起,小时候的裹脚的泥土慢慢的从三五三七上慢慢退下,接着连三五三七都慢慢地退下,从军绿色,黑绿色,红黑色,慢慢地被纯黑,纯白,大红,藏青,橘黄等五彩缤纷的颜色代替。
从最开始的“波鞋”起头,到运动鞋,贵人鸟,特步等。再到安踏,耐克......鞋越来越白,款式越来越花哨,心也越来越远。
三五三七是挥不去也不想挥去的记忆,二十五块的三五三七承载着儿时的快乐嬉笑,顽皮捣蛋,听话懂事。仿佛踏着三五三七的样子才是我正真的模样。
那个时候,三五三七是最常见的款式,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鞋,如果你将要得到一双新鞋,那十有八九都会是三五三七。或是黑绿色,或是黑红色。这样的一双三五三七男女通吃,大家都是一样的牌子(三五三七),差不多的款式,所以也就没有谁会在意你是穿的什么。
踩着三五三七,勾着铁环去上学
铁环是一个好东西,有它一起上学的路上不会在意是刮风还是下雨,不会在意路上的稀泥有多深,不会在意路有多难走。反而越是难走的路越是兴奋,想着“是时候展现技术的时候了”。
有它在的时候还会会多出几个伙伴,多出一阵阵欢声笑语,一群孩子轮流着,谁滚停了就换下一个继续将铁环滚着走,一直滚到快要到学校才停止。找个石缝藏起来,下午回家的时候又接着滚回家。
与铁环作伴的是三五三七,手上拿着铁环钩,脚下踏着三五三七,这仿佛是绝配一般。三五三七鞋底有着几排大黑钉,所以那时人们又把这种有着大黑钉的三五三七叫做钉子鞋。“钉子鞋穿上能防滑。”这是我儿时听了而且相信了的最大谎言。
穿上钉子鞋,滚着大铁环,这俩绝配搭在一起好像已经不知道滑倒在泥水里,石板上到底是什么感觉!
南方的四季多雨,小时候到学校要经过两旁都是庄稼的泥土小路,要走中间长满野草,两边被几辆货车压得凹陷下去半尺深的土马路。
庄稼地里的泥土被学生上学放学来回的踩过后变得格外硬实,经过雨水打湿后变得像泥鳅一样滑溜溜的。土马路上修路留下的大石板在经过日复一日的摩擦后被雨水淋过显得特别光滑。
有铁环,有能防滑的钉子鞋,遇见这样的路,好奇心会不由自主的驱使你去上面走一遭。 踏上后发现整个人都开始左右摇晃,左脚还没有踏稳,右脚又开始打滑,在上面跳跃几转后大都避免不了倒下的情况,要是在泥路上,那必定是满屁股的稀泥,如果在石板上,就自己听见咣当一声,俩屁股蛋或俩膝盖被杵得生疼,自己还要强忍着像没事人似的,拍拍屁股假装镇静。
女生和大一点孩子的就不会对这好奇或想玩,会两脚叉开走或直接绕开,如果被摔倒,可不是像低年级的时候一样贪玩,只是一个不小心中了陷井。要怪就怪这假装能防滑的三五三七。
三五三七和田间地头的泥土也很配
生活在农村,那里有不干农活的道理。小时候的农村还非常落后,所以造成以前一年干的比现在几年干的都要多。现在想起来,感觉当时怎么会那么勤快呢?
每天读书会来都有一件固定的事情,那就是去割草。
沟里的草好像割不完似的,从春季末开始到秋天末尾结束,每天都有很多大人小孩穿着三五三七,小孩的是有钉子的,大人的是平底的,下沟去割草。弯弯的几条有山的凸起形成的沟,滋养着几十近百户人家的猪牛羊。
穿上三五三七就是上脚,(上脚:形容穿的鞋很合适,很舒服。)除了下沟割草,还适合上山挖土。
才耕过的土一大块一大块的,调皮的而富有想象的我喜欢在耕得突起的土上跳跃,自我感觉像极了金庸古龙小说里的大侠,经过一番的奔跑后,鞋已经不再像一双鞋,更像是一个鞋的土模型,鞋被包裹在里面,若是慢慢的取出,那取后的泥土就像一艘鞋的样子的船,可以取名为“三五三七号”。
走亲访友,请穿上三五三七
那时除了几双三五三七外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鞋可穿,走亲访友这么隆重的事,除了它还是它。
不要求衣服和鞋子多么的新,不在意多么的好,只要一个干干净净就是最好的样子。没有大包小包的礼物送去,只有两包白砂糖,一瓶白酒,一把面。但这也没什么,能来就是极好的。能款待的也没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即使一碗汤圆,一碗腊肉,那也是把能拿出的最好的拿来款待客人。
......
一双三五三七,穿着它踏过上学的小路,走过弯曲的沟壑,背过沉重的野草,翻越远处的高山,当翻越过去之后才发现,脚底下踩着的已不是它。破旧的帆布面变成皮革,“防滑”的大黑钉变成气垫,空荡荡的鞋里加了鞋垫儿。
这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双三五三七,回首望去,它已经破烂在半山腰处,想去穿上,但已无从下脚。只有穿着现在这双继续向更高的山峰爬去,我知道有一天,这双鞋也会破烂在半山腰处,变成下一双“三五三七”。
ps:这样一双三五三七有没有让你想起穿着它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呢?孩子时去偷黄瓜,爬树,滚泥巴......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帆布口袋,告诉口袋君你的童年趣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