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是人类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现代人最大的毛病之一。我们所拖延的,经常是我们主观认为困难、不安、恐惧的事情。但实际上,令人们痛苦的却是这种感觉,而不是事情本身。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迈开第一步,去切实的处理这个事情,所有的恐惧都会烟消云散。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拖延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小到分心去看一条朋友圈信息,大到拖延一个急用的公文材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我们的人生表现。由于拖延症有着较长的影响周期,甚至会影响一生。
拖延症从来都不能通过意志力治愈。因为意志力也是一种消耗品。
2、人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大脑每次想到不开心的事情,都会激活大脑的痛觉中枢,所以就会无意识的逃到令你更开心的事情中去,获得暂时性的快感。由于这种逃避行为的反馈很快,就像打游戏一样只要做一个动作就立即获得奖励,所以拖延会成瘾,拖延所提供的片刻兴奋与解脱是现实的避风港,让我们轻易的欺骗自己。
比如有时候开始处理问题的时候,关于问题的棘手程度一下子击中了我们的疼痛中枢,然后我们就下意识的点击浏览器或者看看新闻,此时疼痛的感觉立即消失,于是我们得到了奖励。
大脑习惯了这种行为,于是当你再次集中精力去思考如何应对棘手问题时,由于应养成了习惯,注意力会自然而然的向引起快乐的事务上转移。你可能选择刷个知乎、看个朋友圈,又或者起身走动一下,喝一口水。或者突然想起好长时间没有打电话了,于是你掏出电话给久未谋面的某人通了一番电话。
还有一种隐性的拖延,之所以是隐性的,是因为因为痛苦而转移做的事情和你要做的事情是相关的,至少你自己告诉自己是相关的,但实际上于事无补。
比如你即将开展某项工作,但没有什么思路,于是你转而查找相关的资料,或者订立了一项实施的计划。定计划这个行为使你相信,你已经在做这个事情了,你的心情略微舒坦了一些,以至于并未意识到是在拖延。但实际上因为事情本身没有任何输出,你的理解也没有什么本质的提高。所以其实就是在拖延。
高中时代的我经历了各种拖延,其中最丧心病狂的就是制定计划。每天的计划细致到分钟,罗列了一大堆要做的事情,睡眠时间也延长到了凌晨2点。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拖延,没看过一页书,没做过一道题,但却一直在拖延,因为是制定学习计划而变得不那么有问题。
3、怎样克服拖延症
1)信号:
拖延或习惯产生的信号,一般有地点、时间、感受、对他人的反应、刚发生的事件等等。需要时刻警醒这些信号。走神也是一种信号: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上厕所、削铅笔、喝水等等。走神的部分原因在于对完成任务还存在紧张感。
对于拖延信号,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新信号。比如课后休息一下马上写作业,下班前回复所有的邮件,制定第二天工作计划等。
2)反应程序:
当压力点出现,大脑习惯性的会把注意力从当前的事情转移到不太痛苦的事情。每次得到信号,大脑都想自动进入这个反应程序。
需要制定计划改变就习惯,尽量排除、远离干扰源。如远离手机、寻找安静的环境,拔掉网线等等。
3)奖励机制:
从微小的口头鼓励道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只要能做到,就给自己奖励。一旦完成任务,就给予小小的奖励。
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欲望,就再来一个新的奖励。
比如按照番茄钟工作法,25分钟全神贯注后5分钟休息,这5分钟可以奖励自己去做点什么。即使你是休息,也要看成是自己完成一个番茄钟的奖励。
全天顺利完成5个番茄钟后,可以奖励自己看场电影、吃顿好的。这些都可以在大脑中塑造正反馈。
4)信念:改变拖延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我能”的信念。
加入同样是具有我能信念的朋友圈,参加这样的社群,不断的相互鼓励。另外,心理对照法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方法。比如理想是成为企业家,想象那种挥斥方遒、商场搏杀的令人激动的场景,以及现在的生活、工作环境,不断的利用何种可见的、令人激动的前景鼓励自己前行。
4、需要建立的思维模式:
1)练习无视干扰:每次想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学会无视你内心的想法,或者用“另一个我”嘲笑自己的这种想法。
2)杜绝一心多用:每次微不足道的注意力转移都会消耗能力,一心多用绝对是学生学习、码农写代码、产品策划方案时候的最大的障碍。
3)学会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几乎可以说是应对拖延症最好的方法,你是不是一睁眼就刷下朋友圈和微博,能否把这个事情反过来,先工作/学习一个番茄钟,然后奖励自己刷5分钟朋友圈。这个方法将非常有助于对抗拖延症的信心。
4)避免把注意力放到结果上:不要在意你的目标是否完成,我们的目标是由每天的行动带来的,如果没有行动,任何目标都无法完成。专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就像丁磊说的,赚钱就是顺手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