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上世纪,我们吃得更好、消费选择更多、医疗更发达、交通更便利、活得更有质量为什么幸福指数降低了?为什么感受不到快乐?
如果上世纪的人穿越到现在,肯定会疑惑,为什么有人吃饭不付现金还当着老板的面毫发无损地离开。短短十几年手机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无现金支付,我们再也不用拿着钱让别人找零了。信息秒达,周幽王肯定会对此不屑一顾。学习资源共享,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学习知识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在前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我们早就习以为常。
由于人的惰性,我们没能好好利用手机带给我们的便利。由电视所主导的泛娱乐已经让步于娱乐细分的手机自媒体,我们不会再选择电视里播放的枯燥无味的节目,而是随时随地的打开app观看由大数据推送的有意思的视频。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由app所组成的信息洪流中。一段娱乐视频和一局游戏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能在这个压力山大的世界中获得一丝安慰。这项娱乐既不花钱,又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快乐,是很好的解压手段。
相较于枯燥的学习,我们更倾向于娱乐给我们带来的感官享受。每天都有无数令你感兴趣的视频供你选择,其诱惑力远超过学习。我们变得越来越短视,虽然我们知道这样做有害无益,但长久的习惯和强大的惰性让我们很难做出改变。认知与行为之间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鸿沟。于是我们开始感到焦虑。
网络是一个欲望的放大器,我们习惯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不自觉地拿自己的现状与有钱有势的人进行对比。在攀比中我们感觉无可奈何,嫉妒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烧。幸福感被欲望吞噬殆尽,我们开始感叹命运的不公。
吃饭时我们不想浪费时间,双眼紧盯着屏幕获取信息。和熟人面对面交流时,我们心思的一部分被手机给吸引。感情没能全然地投入到当下,导致人们感受到的情感极为淡薄,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疏离感。一心二用不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我们应该尝试一次只做一件事。虽然这样会很枯燥,只有当我们全然地体会当下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激动,时间的流逝。
飞机和高铁大大节省了我们花费在旅途中的时间,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可为什么我们还总是抱怨时间都去哪了?虽然在旅途上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但旅途的次数增加了,在过去只有真正重要的事,才值得我们去远行,现在不那么重要的事占据了我们的日程。来回奔波仅仅浪费了精力和金钱,还降低了归属感,幸福感。
信息秒达,能让我们即刻了解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对方的情绪和状态,可千里之外的那个人真的比在你周围的人更重要吗?那为什么等到远方的人归来,一起聚餐的时候却又无话可说,仍旧面对着冷冰冰的屏幕?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方的语气、情感、气味、眼神的交流、肢体的接触,这些都是能提升幸福感的要素。网络聊天只能传达视觉、听觉上的感受,所以即使我们在网络中有很多朋友,我们依旧感受不到情感深刻的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