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
哈弗《幸福课》第一课观后感:能应用的快乐

哈弗《幸福课》第一课观后感:能应用的快乐

作者: 渐行渐远渐有知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01:29 被阅读0次
    网易公开课8261万人次观看,哈弗大学中比《经济学通识》更受欢迎的课程。

    这一节的本名为《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主要讲述了:

                    积极心理学的来源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我取名《能应用的快乐》,主要为了强调实用性,即

    我看了之后不会就这么过了,忘了,除了情绪上的共鸣,——这说得很有道理——和吹嘘的谈资,我希望它确实能改变我的思维、思想、行动、言谈

    快乐是应用的最初初心,也是以后所呈现出来的结果,换言之,

    我希望每一次反思时,能分析出,我是如何实现言谈有理有据,做事有所主次。

    以上也是送给读者的礼物,我喜欢分享,毫不吝啬的把我所知道的知识、技能告诉别人,如果你能接受我的唠叨。因为我认为:知识存在的价值就是让更多人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很多人说,“你是个好人”。当然,我在分享的同时,也是自我学习巩固内化知识的过程,所以,希望所有人都能采取分享式的学习做法,既帮助别人,又帮助自己,谓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市场上的成功学与课堂上的积极心理学

    闻名:“好交际,多开朗”;

    见面:“多含蓄,更内向”。

    几十次的采访都如上所示,此课的教授者TalBen Shahar两手一摊,满脸无语,讲述了最绝的一次:

    “教授,你跟我想的不一样”

    “有何不同?”

    “我也说不上,我以为你会更高些。”

    TalBen Shahar思考良久,才明白,他们是要说服他们自己和观众,“这门课怎么会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除非它是成功学,因为是成功学,所以导师非常外向,充满领袖气质,乐观开朗,这是成功学的刻板印象。

    比如,快乐的五个关键,成功领袖的三个要素,成功,快乐,完美爱情的唯一秘诀。

    讲得生动有趣,也有通俗易懂的书籍,宣讲者热情外向,颇具领袖气质,且身材高大,吸引大众参与他们的专题讨论讲座。但是,有一个大大的转折,其中许多书籍讨论都缺少实质内容,通常都言过其实,无法兑现。说道这里,浮现一堆,如何说话,如何做人,如何当职场王等等成功学的书籍,如果真这样去做,你会发现这样的生活不如没有生活。比如,HR看中了捡地上纸的那名求职者,真是写故事的好手。

    这是市场上的成功学,常常会让人感到焦虑。但课堂上的积极心理学不是这样,虽然它现在只是在课堂上。

    TalBen Shahar博士班的主任估算过,学术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平均只有7人阅读,这其中还包括作者的母亲。虽有调侃意味,不过事实上也没多少人抱着专业学术期刊反复看。

    积极心理学综合学术期刊的严谨性和成功学的通俗易懂,并以实际运用为唯一评判标准来进行选择讲述。如何把这些理念运用到生活中去,运用到恋爱中去,运用到社交圈里去。无法运用,不予讲述。


    我们的精神状态决定快乐

    快乐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而不是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所以需要变形,这对建立幸福感来说很重要。

    变形是什么?

    了解变形前,先要弄清楚信息。我们有一个容器,也就是我们的思想,信息就是接收数据,接收科学,接收信息,储存到容器里,这就是信息。

    信息数据越多越好?这还不够。因为信息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自尊、动机水平、两性关系及其质量。光有信息还不够,变形则是把容器的形状改变,这就是变形。

    听听这个例子,你去参加运动会,目标是进入前三,获得奖牌,但是只获得第八名,你会如何分析,你会如何解读?

    太糟糕了,我彻底失败了,你灰心丧气,感到无力。

    但从另一角度看,同样的比赛,你期望获得前三,但只得到第八,你可以解读为“我学到了什么?,我还需要更努力地训练”,你会更有动力,从经验中学习。

    也就是说,同样的客观信息,”我是第八名,我目标前三”;截然不同的解读,一个认为是灾难,另一个则当成机遇,一个让人失去动力,另一个增加动力。

    还有一个很普遍的例子,世界各地很多人似乎拥有了一切,人生顺利,生活富庶,但仍旧不快乐。而另一些人拥有的不多,但从未中断享受人生,还有相反的情况,拥有一切的人,充满感恩,享受生活,生活窘迫的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也就是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得了什么信息,还有如何解读,如何理解,这就是由容器的形状所决定的。怎么获得形状呢?

    多问自己,“当我老去时,我想我的工作是怎么度过的,我的生活是怎么度过的,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我满意与否?”

    抛开文化和社会赋予我们的束缚,关注人类本性,我们与生俱来的最想要得到的东西。

    曾经有个记者问米开朗基罗,“您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件巨作的?”

    米开朗基罗回答,很简单,我去了趟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只要凿去多余的石头,只留下有用的,凿去多余的石头之后,大卫就诞生了。

    虽然说的比做的容易,但是这个故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即凿除多余石块,也就是摆脱限制。

    阻碍,或者对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如今却出现在了大多数人身上,要凿除削弱甚至伤害我们的完美主义,凿除胜利的能力。因为我们可能害怕胜利,可能对生命中一些东西感到内疚,这些都会反过来限制我们,也许甚至还要凿除两性关系中的限制,尤其是带来消极面的时候。这些都会在幸福课中一一讲述如何凿除。


    你幸福吗?

    这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问题。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幸福?是和别人比较,还是存在一个点,超过之后就变幸福了?

    幸福不是二进制的非此即彼,0或1,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幸福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换言之,幸福是在自己想感受自己当前的情绪时,能和气的说出自己很幸福,也是一段时间中的大部分时间,感受到的情绪是幸福的。

    如何找到自己的幸福呢?

    “越是个人的东西越普遍”,当我们更了解自己时,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时,我们就更能认识他人。有些研究表明了解自己的人,研究自己的人,反思自己的人,对别人做出过分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会相对较少。

    等等,你难道不要首先研究别人,才能对别人更敏感吗?”。是的,那也需要,不过还不够,研究我们自己也很重要,因为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深层本性时,我们看到的是部分普遍的本性,我们所有人之间的共性,不管我们来自哪里。

    所以,观察别人的幸福,好友给的幸福建议,都不及问问自己,自己认为什么是幸福;给别人幸福建议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考,用同理心给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弗《幸福课》第一课观后感:能应用的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jy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