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
自我实现的预言认为我们说的话就像是生命的预言一样,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那么,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会不会是这样一种东西:我们童年时有一种经历,我们从这个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这些话就预言了我们未来的人生。事实上,所谓的“命运”,就是这样的东西。我们那些致命的自我预言,常常首先是来自他人对我们的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性格孤僻,爱独居。他在寂寞中用象牙雕刻了一个美女,并爱上了这个雕像,祈求爱神阿芙洛狄忒赋予雕像生命。爱神被他的诚意感动了,赋予了这座雕像生命。皮格马利翁得偿所愿,并娶美女为妻。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实验发生在1968年,罗森塔尔带助手们来到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选了三个班,并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他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这个名单占了学生总人数的20%,但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选的,罗森塔尔根本没有看测验成绩。
8个月后,对这18个班的学生测试后发现,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
罗森塔尔提出了一个词—“权威性谎言”。他认为,他对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学生来说是权威,将“你最有发展前途”的“谎言”传递到那些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身上,最终将他们变成了这样的人。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语言性信息,老师们是通过情绪、态度而非语言的方式影响了这些学生。并不是所有人的期待都能对一个生灵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都是权威的期待发挥了力量。
什么是权威?有权力、有威望、有资源的那一方。像在这个学校的实验中,校长与老师对学生有巨大权威,他们可以评断一个学生的资质。最原始也是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可以推断,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孩子,甚至达到皮格马利翁的神话级别。
自信,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这样的自信,我常常能在人生关键的时刻爆发出力量来。但这份自我实现的预言,或者说自我期待,其实本源上是父母对我的积极期待。父母相信我,这内化到我心中,就形成了所谓的“自信”。
认识到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这样你就会知道,你的那些所谓的“我的想法”“我的认识”“我的自我感知”,其实很少是单纯地来自你自己,很多是来自权威的影响,特别是父母这样的生命最初的权威给你的影响。
当特别清晰地去理解这个道理时,我们本来认为的、顽固的“我是谁,我是怎样的”等自我意识,就可以松动,甚至被改变了。当自我意识改变后,你会看到,外在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