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离别,无论是与一个人还是和一个地方,都会有些惆怅,时间无论长短,即使是周日下午从家出发赶到新区,几十公里,总感觉对家里有些亏欠,免不了再三叮嘱家人:照顾好自己,好好吃饭,走之前把卫生打扫再打扫一遍,环视一周,尽量把家务活处理完,减轻家人的负担。反之亦然。有时,哪怕外出到一个地方学习几天,离开时既有归家心切的喜悦,当然也有些许怅茫若失。
生活也是一种平衡,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当你到达一个地方,很快能适应当下的节奏,甚至饮食习惯。离别就是一种打破平衡的过程,打破意味着改变,改变一定会有阻力,正如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一样。知道庐山,从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开始,飞瀑依然,诗人逝然。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觉得更能写出庐山之美,我想,如果把李白和苏东坡的诗作为庐山的广告词,哪个更胜一筹?当然苏东坡除写景之外,还阐释了辩证的观点,苏轼还写过一首《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越读感悟越深,这首诗是苏轼人生的最后一首诗,送给跟随自己后半生起起伏伏的小儿子苏过的,可谓是大彻大悟。诗中所表达之意,正如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是: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事物的看法、理解不同。我曾经读过一个小故事,把看似一样的第一种境界和第三种境界的截然不同,讲得深入浅出: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答:“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答:“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再问:“那得道前后还有什么区别呢?”老道长答:“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看来,其区别就在于,是不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干好当下。
庐山风景秀丽,但是山上的路高高低低,为了欣赏美景,也只能不停的换乘,不停地爬上爬下,可大家都兴致勃勃,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老校长,居然还能和我们一样,不畏山路弯曲,不畏舟车劳顿,依然谈笑风生,令我辈除了赞叹之外,就是自叹弗如啊!我从不掩饰自己的渺小,诸多名家诗词,我也只能是记得只言片语,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哪怕是名篇《滕王阁序》,我无法背诵,我也只能记住其中经典的句子,真感觉惭愧!但是同行之中有高手,居然能通篇背诵,大家都极度佩服!
虽然年近知天命,仍然幼稚的如三年级小学生,不知天高地厚,居然也敢写几句诗,不怕羞杀?《庐山游园》
半山烟雨半山人
半随导游半随心
一崖悬在霄云端
一瀑洗尽俗世尘
《登庐山有感》
庐山自古多奇秀,
一袭飞瀑冠神州
纵使三千文骚客
未能写尽山全貌
唯有东坡眼界远
又得诗句又得禅
喜欢人在旅途,就在车上,无论是高铁还是绿皮火车,哪怕是自驾,即使没有终点,我也愿意一直在路上,那种追寻目标、实现理想的过程,不就是一场旅行吗?
我们常说,多么渴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渴望将身体和心灵都埋藏在风景里,印入异乡的山水中,犹如在平凡生活中导演一出自己的电影,轻松,欢快,悠闲。眼泪不需掩饰,笑容不需掩饰,欢喜不需掩饰,厌恶不需掩饰,因为无人知晓,我们可以纵情自己,释放身心。旅行中淡然的心态,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也只有旅行后,我们才能依靠散落的回忆,耐心地接受日复一日重叠的生活,直至一次次狂热地奔向内心向往的城市。
也许旅行的意义,在于我们在自然面前学会谦虚,在人流之中学会释怀,在行走之间学会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