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份误导子孙后代的《侯氏定班起源》

一份误导子孙后代的《侯氏定班起源》

作者: 吾德之馨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1:49 被阅读0次
一份误导子孙后代的《侯氏定班起源》

以上这份《侯氏定班起源》是三江侯氏某个村屯族谱中的部分内容,其意图是向后人展示三江侯氏始祖千六公祖上的世系源流,说明三江侯氏始祖千六公就是江西华荣公脉系传下的第六世孙,并且“千六公”的“千字辈”兄弟千一、千二直至千九,真的算得上家族繁荣人丁兴旺。从所罗列的文字内容看,缺乏族源历史知识的人是不会看出其中有哪些错误和矛盾的地方,更无法辨析世系族源历史的真伪,所以不少侯氏子孙干脆缄口不言,听之任之。

那么,这份《侯氏定班起源》到底存在哪些错误和矛盾呢?

首先,当年的修谱人手法粗糙,有忽略时间年代朝代、移花接木之嫌疑。族谱中认定江西华荣公一脉的“千六公”为三江侯氏始祖,所有的依据材料仅仅是那句话“千六公到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住,后迁到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猪屎巷,后来迁到广西”。殊不知,江西华荣公传下的“千字辈”后裔都出生在宋朝时期(1140年左右),而三江侯氏始祖千六公却是明成化二年(1466年)从福建上杭朱熹巷迁移广西三江的,时间相差300年,两者不可能是同一人。至于江西的那位“千六公”到底是哪个年代迁移福建上杭的,这份《侯氏定班起源》当中忽略不提,让后人不易察觉三江侯氏接错了世系族源、祖宗竟然被“移花接木”的事实。那么退一万步讲,假设江西那位“千六公”是三江侯氏始祖,但从宋朝的1140左右年到至今的2018年,三江侯氏的历史应该有860多年,延续繁衍至少也在35世代人以上,但这是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

第二,《侯氏定班起源》里面记载“千六公生魁员,魁员生进仑、子仑、任仑”,写法也有错误。根据目前三江侯氏大部分族谱记载,千六公生魁元,而不是“魁员”。魁元生进仓、进银、进邦、子仓 ,而并非“进仑、子仑、任仑”。这或许是因为《侯氏定班起源》修编人没有对三江侯氏家族历史进行过广泛深入细致调查和闭门造车所造成的。

第三,对《侯氏定班起源》中记载的“公元1278年至1368年华荣公住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在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出任贵州省梨坪府之职”之内容,实在不敢恭维。1278年应该是华荣公出生年,到洪武二年(1369年)出任贵州省梨坪府之职,那时华荣公都已经90多岁高龄了,有可能吗?

修编族谱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应该抱着实事求是、慎重严谨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莫牵强附会、移花接木,误导后人。

根据近两年多时间的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对广东梅州、福建上杭等地宗亲提供的原始族谱资料进行综合对照分析,最终得到了正确的世系族源结论,确认三江侯氏始祖千六公1466年出生于福建上杭县官田村(今上杭稔田镇官田村),系广东梅州安国公第七世孙,其父亲名缙公,生三子:德旺(文兴,生于1454年)、千一郎公(文全,约生于1460年,于1485年从上杭官田村迁移上杭邓坑村)、千六公(文化,明成化二年1466年迁广西柳州三江。注:1466年应该是三江侯氏始祖千六公的出生年更符合历史事实。三兄弟当时仍居住福建上杭官田村。之后千六公兄长德旺公或经官试出任广西来宾县官职,二兄千一郎公又从上杭官田老家迁移到隔壁的上杭邓坑村开基立业。三个兄弟当中唯千六公继续留居上杭官田村老家。也就是说,从世达公到—长麟公—吉成公—名缙公这一脉的后裔就只有千六公留居上杭官田村。约至1486年左右,据传千六公还是“舞象之年”(即20岁左右青春少年)。在当时大批移民潮因为避战乱、谋生存等从闽赣地区到广东梅州,而梅州地区的先民又在此后大规模地迁往粤西、广西等地区的时代背景下,三江侯氏始祖千六公从上杭官田村跋涉到上杭朱熹巷,在这个历代各姓集散迁移的地方与十二大姓聚合而结拜为异姓兄弟,然后经由嘉应州居住一段时期,随同迁往广西柳州三江,共同开发三江浔江河,并繁衍至今,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后人相传和县志记载的历史事实了。

三江侯氏始祖千六公祖上承接世系应是:始祖安国公(开基梅州)——德昇公(百四,居梅州)——世达公(伯六郎,迁上杭)——长麟公(四三郎,居上杭)——吉成公(伯三郎,居上杭)——名缙公(仲一郎,居上杭)——德旺公(文兴)、千一公(文全)、千六公(文化,迁广西三江)。

三江侯氏历代裔孙在经过500多年漫长的接力式的寻根问祖、艰难探源、认祖归宗的过程,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根”,一个有血缘牵连的“根”,这“根”的时间年代人物地址以及相关的渊源关系脉络清晰,与安国公10多万裔孙的血脉关系紧密相连,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打断骨头筋还在的命运共同体,这就是三江侯氏所有子孙的最大福源。

千六公迁移到广西柳州(融安)三江之后,生三子:魁金公(居长安大巷,待考);魁元公(居怀远县黄土甲木鱼坪),子四:进仓公,迁文村江官牙寨,后迁文塅、大坪寨;进银公,迁寨准河六合村,后有分迁去同乐高武;进邦公,迁入苗江河高武居住;子仓公,原居木鱼坪龙驹寨,裔孙兴发分迁朝龙坪、凤尾寨等地。魁宝公(居怀远县黄土甲龙驹寨),子:任仓公,迁古宜寨准村,后分迁文村河上引木坪。

千六公迁移三江至今500多年间,已延续繁衍裔孙28代人,人口5600多人,侯氏主要分布在30多个村屯::文塅、大坪寨、朝龙坪、凤尾寨(上下)、寨准、引木坪、佳林、大树、竹坪、保溪、六合、石眼、山塅、夏村、滩根、文村、寨更、泗里、黄排、光辉、马湾、老堡竹脚、高武、坪文、晒江、融水大浪高培洋洞屯、洲开、东岭屯、东坪新寨屯、古皂、同乐高旁等。(以上根据梅州、上杭侯氏族谱,文塅、大坪寨、朝龙坪、凤尾寨、寨准、上引木等族谱以及宗亲提供资料整理。(三江侯氏族谱修编小组2018年12月)

相关文章

  • 一份误导子孙后代的《侯氏定班起源》

    以上这份《侯氏定班起源》是三江侯氏某个村屯族谱中的部分内容,其意图是向后人展示三江侯氏始祖千六公祖上的世系源流,说...

  • 寻根

    寻根 我的 前一篇文字,旨在薪火相传,作为芮氏的子孙后代,对芮氏的历史,趣在寻根。现在网上对芮氏...

  • 业氏起源

    业氏起源于唐朝,始祖李泌(722~789)字长源,中唐名相,四朝为官,被封为邺侯,明代建“四贤祠”追称为“四贤”白...

  • 《点赞山西―晋商名人(侯氏)》

    介休侯氏人称“侯百万”,史料记载有资产七八百万两白银。侯氏发迹于清康熙年间,十世侯万瞻,专跑苏、杭州贩卖绸缎、家业...

  • 炎黄春秋数千年,王黄一家代代传。

    网页链接:黄氏家族起源

  • 回望红颜(9)

    客氏 明朝有位河北农妇,名叫客氏,是定兴县侯巴儿(侯二)的妻子,有一个...

  • 刘氏起源

    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项伯,匈奴,突厥,鲜卑...

  • 【张氏起源】

    张姓出自黄帝之后代挥,得姓始祖:张挥。黄帝少昊青阳氏第五子,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他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发明...

  • 东北侯氏吉林宗亲总会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2019侯氏东北宗亲会成立,我代表吉林侯氏家谱文化人,向广大在东北地区侯氏宗亲,向关心和支持侯...

  • 侯氏语录

    侯氏者,母上大人,区区一介七旬老妪,出身寒门小户,非达官显贵名门望族也。母亲自幼失去双亲,三岁时被邻村一户人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份误导子孙后代的《侯氏定班起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mv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