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周我们一起参观了青岛实验学校,孩子们被实验学校里的各种陈设所吸引,回来后纷纷说如果我们能有那样的教室就好啦。于是本周我们也把教室每个活动区也变成不同功能的教室。其中,孩子们对于实验室尤为感兴趣,于是回来之后我们一起创设了“学城科学馆”。
今天,丞丞和何雅小朋友来到了实验馆,我引导他们选了自己喜欢的小实验,丞丞选择的是硬币实验,只见丞丞很仔细的先是观察到了板子上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材料,望着筐子里的硬币看着那么小,丞丞好奇的问道:为什么小小的硬币就能装水?
首先是实验材料:硬币若干、针管、水、量杯、记录单。
实验步骤:
1、量杯中加入20毫升清水,并滴入两滴色素。
2、用滴管吸取色素水滴到硬币表面,不断往上滴水。
3、硬币上的水珠越来越大,晃晃悠悠的。
4、继续往上滴水,水珠终于破裂,水溢出来。
丞丞按照板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先是将针管儿吸入若干的水之后,然后进行在硬币的表面开始。保持滴水滴,一边滴,一边喊着,一滴,两滴,三滴......当滴到第10滴的时候,只见丞丞突然停下来了。喊住了,我说。硬币的表面上的水怎么都凸出来了。能够看出它的表面是弯弯的,像一个放大镜一样。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旁边的何雅也说道,为什么能够感觉它要溢出来了,但是还能存放水滴,老师,为什么水还没有?溢出来呢?好像是一个透明的薄膜覆盖在水面上。孩子们的疑问越来越多,丞丞决定一探究竟,到底这个硬币能够存多少滴水?于是我们大家都一起记录这个小实验。紧接着,丞丞开始继续将水滴落在硬币上,两滴三滴。四滴五滴,一直到了25滴的时候,水一下子流了出来。孩子们大喊一声:“老师,水溢出来了,溢出来了。”何雅:“老师,好多的水啊,原来硬币能存这么多的水。” 原本用滴管往1元硬币上滴水,最终硬币盛住了25滴水珠而保持不崩塌。这结果孩子们都惊讶住了。原来,水的表面张力像一张隐形的透明薄膜覆盖在水面,将硬币上的水稳稳地“裹住”,使其高于硬币边缘而流动下来。
孩子们惊讶的感叹道硬币居然有这样的本事,能存住这么多水,其实呀,这并不是硬币的功劳,而是借助了水的张力。水在硬币中水分子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便面形成了一个凸透镜一样的水晶薄膜,当达到一定的限量之后便会承受不住坍塌。丞丞细心地讲实验过程和自己的想法记录在了实验表中。孩子们惊讶道科学实验太神奇,每一个科学小实验都有它蕴含的大道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9926/481a5af029a3560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9926/015618dc4c9268e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9926/a4304393c8fcf10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