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影评写作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写作门类,虽说不同的电影有着各自不同的影片风格,电影和文字本身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从写作的角度来讲,终究还是有一些相通的东西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系列之《写出心灵的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这本书中,作者特意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给我们讲解影评写作,书中选用了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作为范例,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启发和实用性的,所以决定推荐和简单分享一下。
“电影用画面来讲述故事,而书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这是这本书关于电影和书籍的比较,尽管他们的表现方式不同,但核心点却很相似,那就是都是为了讲好一个故事,继而通过这个故事传达出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这个核心思想呢?书中结合《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特别注意影片的三幕剧结构。
所谓三幕剧结构,即开始、中间、结尾。这里特别提到了场景的转换,结合《肖申克的救赎》的开头和结尾反差很大的场景,来引导我们去重点关注。
例如: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开始的场景:“黑夜,安迪一个人坐在车里,痛苦而愤怒地喝着酒,想着去杀他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
结尾的场景:“海边,瑞德和安迪在阳光下快乐地拥抱,这是一个他们以前只能梦想的温暖自由之地。这是一幕充满友爱、自由和光明的场景。”
关注电影三幕剧结构的目的是什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我们理清电影的脉络,至少明白这是个什么故事。
二找出核心思想,尤其是编剧和导演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这个怎么找呢?首先要注意影片的片名,很多时候片名里往往隐含着电影的主题。
比如,书中举例的《肖申克的救赎》里的“救赎”这两个字。
然后呢,引申到影片故事里去思考为什么“救赎”,“救赎”是什么,怎么样“救赎”这样类似的疑问。
三根据自己的感触,选择着力点。
“我们对影片的三幕剧结构和核心信息都有了充分了解,这是我们来写影评的坚实的基础。我们既看到了整幅画面,又看到并感受到了画面的核心所在,由此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触来选择我们的聚焦点。”这是书中的原话,简单说,就是影片很长,要选择最能引起自己共鸣的那部分来写。
四开始写作
书中推荐了一个最初版本的写作方法:
影片看完后,不要和他人交流,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包括影片中的人物、场景、思想、甚至是配乐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
其实现实中,还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很多时候,一部影片,尤其是那种内蕴复杂又不太可容易能马上理解的片子,这个时候就要像看书一样,多看几遍了。当然,如果是档期影片,可能就需要多花费几张电影票了。
以上这几点,只是作为最基础的影评写作的建议和总结,《创意写作书系》整个系列的书很多,对于喜欢写作又苦恼于找不到方法的人来说,至少我自己还是觉得物有所值的,希望会对您的写作也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