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本条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两种不同转归与治疗。
太阳病服桂枝汤,应遵“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如汗不得法,汗出太过者,则可发生种种变化。
其一、大汗出,脉由浮缓变洪大。应鉴别是否邪传阳明。虽脉洪大,但不见大热,烦渴等里热之象,且恶寒发热、头痛仍在,表明邪在表,故可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脉洪大实为药后大汗,阳气浮盛于外,正邪交争的反映。此时不可误认为是转入阳明而误用白虎汤,以免凉遏表邪致病不解,甚至导致它变。
其二、病人服桂枝汤后,“形似疟,一日再发”即恶寒发热,一天发作两次。此条与前条“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病机相同而略轻,为太阳病发汗后,大邪已去,余邪犹存,属太阳表郁不解之轻证,以桂枝二麻黄一汤,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桂枝二麻黄一汤为桂枝汤与麻黄汤按2:1比例组方。与桂枝麻黄各半汤药味相同,但药量更轻,桂枝汤取原剂量5/12,麻黄汤取原剂量2/9。发汗力量更小,称微发其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