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青儿会员扶持计划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位感性且略带一丝理性的写作者,因此在写作平台,我也是这样自我介绍。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拿起笔来写作或在电脑前码字,我一直认为自己有绘画天赋,且一入红尘,误了终身。
偶尔我会耐不住寂寞,在朋友圈发点生活小段子,自嘲一下。然而每次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会被亲朋好友嘘寒问暖,问我最近怎么了?所以很多时候想说的话,无处释放,找不到出口。
与写作的邂逅既是机缘巧合,又是一种无奈之举,然而却有幸找到了心情的出口,也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以说我的写作是一种随性,没有系统性的知识堆砌,完全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却有幸在简书平台遇到了【青•故事优选】,认识了专题创办人林柳青儿老师及专题主编七公子小刀老师,以及一群爱好写作的小伙伴。
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这个写作爱好大家庭,并有幸被聘为故事优选C的专题编辑。
【青•故事优选】作者群每天会有朗读分享及写作知识讲座,通过这些学习及与大家的互动,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12月6日,【青•故事优选】专题举办了一场由彼岸晓吾老师的写作讲座《杂文是面镜子,映出写手的水平和灵魂》。
而我也自告奋勇地将我那篇引以为傲的杂文《别以为:回家种田是我们最后的退路》提供给晓吾老师来剖析。
我知道剖析有可能会意味着体无完肤,无处遁形,然而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得到晓吾老师的专业点评,也是对我这个业余写手的一次提升。
整场讲座听下来,深入浅出,让我知道什么是杂文?杂文的昨天、今天及明天。杂文有哪几部分构成?写出好的杂文要注意哪些?
晓吾老师说:
“狭义上,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短小、锋利、具有独特的影响力。”
但杂文也是文学样式里看似最好写,实则最难写的文学体裁。有一种说法,20岁写诗歌,30岁写散文,40岁写小说,50岁写杂文,由此可见杂文的写作难度。
我最开始写公众号,现在逐步写简书和头条,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我早期写的文章体裁主要是杂文类。更专业的讲座让我更清晰地看清自己在哪个点,哪个位置。
时至今日,我慢慢喜欢上写故事类及小说类文章,这也是【青•故事优选】专题的硬核,那么写故事或小说类文章,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将杂文抛诸脑后?
实则不然,晓吾老师说:
“近年来,随着文学的发展演变,杂文已渗透到各种文体当中,并与之穿插在一起。
杂文与小小说本属两种不同的文体范畴,但许多杂文作者喜欢采用小小说的形式和手法抒写杂文,使杂文小小说化的倾向不断加强。”
我们说,一篇杂文里汇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会让读者欲罢不能,而一篇小小说里融入杂文的段子,会推波助澜,起到点睛之笔,让作者及读者的感情一泻千里。
晓吾老师提到:
“有人说:杂文的本质是与现状的对立。也有人说:杂文是和愤怒共生的 。时至今日,愤青已经不再受欢迎或者说他们都噤若寒蝉了。
一个新的现象是,嘲讽这个属于杂文的技巧正在被幽默取代,也许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日益增大的压力,人们更喜欢阅读轻松有趣的东西。”
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我们的文章不仅要清晰地表达我们的观点,然而太多的负面情绪会让我们像祥林嫂一样无力呻吟,最多给作者留下一个“怨妇”的形象。
在这个亚历山大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风趣幽默,在读者会心一笑之间深思人物及社会最深层次的问题。一篇好的文章读完了,会有一种余音未了,绕梁三日的感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晓吾老师的讲座有很多这样好的写作技巧及观点,就不一一阐述了,最后我想说下晓吾老师对我那篇文章《别以为:回家种田是我们最后的退路》的深度剖析。

这篇文章源于生活中很多朋友同事的口头玩笑而来的灵感,也曾被一个大号转载过,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的,然而只因身在此山中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晓吾老师说:
“木兮伊人的文章《别以为,回家种田是我们最后的退路》这篇杂文有开头,有结尾,也举了古代和当今的两个例子,是挺正规的一篇杂文,结构安排上没什么大毛病。
作者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唯一的缺点是,差一点力度和火候,没有推上去,要有让人戳心的例子,打蛇要打在七寸,一句话,就是要写到读者的心坎里!”
我觉得晓吾老师还是挺照顾我的感受,提的意见也很中肯和有深度,回头再看这篇文章,确实欠了些火候,没有掀起更高的波澜。我想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会更加注意这点。
总之,这是一场很好的讲座,对热爱写作的小伙伴很有帮助,感谢【青•故事优选】每天的朗读分享及不定期举办的讲座活动,是我们写作路上的一盏明灯。
写作,既是一个人的孤独,也是一群人的狂欢。
———End ———

声明: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本文编辑:椰子coconut
专题主编:七公子小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