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宠妃郭氏的一生:朱高炽的宠爱与不幸命运

宠妃郭氏的一生:朱高炽的宠爱与不幸命运

作者: 周言昨日 | 来源:发表于2023-10-05 05:25 被阅读0次
洪熙元年五月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洪熙元年,刚刚即位不足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驾崩,郭贵妃被逼殉葬,明宣宗朱瞻基追谥庶母郭贵妃为“恭肃贵妃”。

洪熙元年七月,追谥皇庶母仁宗贵妃郭氏曰恭肃淑妃。

恭肃贵妃郭氏是明朝开国功臣郭英的孙女,郭铭嫡长女,仁宗宠妃。仁宗为太子时,明成祖朱棣册封郭氏为东宫庶妃,资送特厚。郭氏高贵贤淑,德才兼备,深得仁宗偏爱,旦夕侍奉,一生诞育三子及公主。郭氏为太子庶妃时,经常给祖母写信,督促诸弟、侄子努力读书,光耀门楣。郭氏的幼子患病,仁宗为爱子祈福。

永乐二十二年,仁宗朱高炽即位,册封郭氏为贵妃。爱屋及乌之下,朱高炽逾制封其祖母严氏为营国夫人。郭铭之子郭玹得以袭祖父的爵位,因郭贵妃之宠。随后仁宗诛杀宦官黄俨,将其财产尽赐郭玹。

朱高炽在位期间执政开明,农业是重视生产,政治上励精图治,军事上主张休整,创下了仁宣之治的基础。

献陵七妃,三葬金山,余俱从葬。按仁宗上仙,宣宗谥皇庶母、贵妃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顺妃谭氏、元妃黄氏五人,又益以先赠张氏顺妃、李氏丽妃,俱系潜邸,追共七人是矣。然前是登极所封贵妃郭氏、贤妃李氏、惠妃赵氏、淑妃王氏、昭容王氏,仅郭贵妃、王淑妃在所殉中,何也?况贵妃所出,有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三朱邸,在例不当殉,岂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又上未崩前之两月,曾封张氏为敬妃,为荣国忠显王之孙,今太师英国公辅之女,册文中赞美甚备,亦不从殉,盖以乃祖父勋旧特恩也。

然而,郭氏的不幸命运开始于仁宗驾崩之后。按照明初制度,皇帝去世以活人殉葬,此次共殉葬五人,郭氏第一个被殉葬,谥号“恭肃”。 郭贵妃家世显赫,最受宠,又生下三个儿子皆封王(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照例不当殉;家世与她相近的张敬妃无子都以勋旧之女特恩免殉,何况是有三个儿子的郭贵妃?相关史书对详细原因也未交代清楚,只说郭妃自愿殉葬(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但后世推测真实原因认为,郭氏是因得宠而不见容于仁宗张皇后,葬在献陵,被逼殉葬也不无可能。

都知道历代皇子之争格外激烈,皇上对于自己的兄弟也是极为防范。那么张氏眼见郭氏家族已经翻身,并且有着和朱元璋子女联合的婚姻背景。这让郭氏家族有着极大的能量和人脉。而且郭氏深得朱高炽喜爱,孕有三个皇子。虽然自己的儿子深得朱棣的喜爱,但是朱棣已经不在,朱高炽也从此不在。那么郭氏的三个皇子对于自己的儿子朱瞻基一定是有好大的威胁。

为了永绝后患,张皇后借着仁宗驾崩的机会逼死郭贵妃,其实也算是一种阳谋吧。无所谓对错,只关乎利益,仅此而已。另外,后来张氏对于郭氏和永嘉公主极为防范,从来不待见永嘉公主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张皇后和郭氏的关系是非常合不来的。

这样的悲剧使人不禁对皇室内斗和权力斗争感到深思。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嫔妃们的命运往往受到统治者和后妃的左右,她们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即使是曾经受宠的宠妃,最终也无法幸免于残酷的命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宠妃郭氏的一生:朱高炽的宠爱与不幸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yy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