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写作作为通用能力》观后感(一)
今天下午聆听了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所做的《写作作为通用能力》的讲座,他鼓励教育工作者大胆的写起来,写真实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悟”,而我更关注的是他对当下教育及对教育大作的看法,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块写作的料。
当下的教育写作除了术语发生变化以外,仍然看不到时代精神的变化,特别是教育精神的变化。大量的教育写作,各类的作品,论文或者是其他文章,给人最强烈的感觉仍是非常琐碎和沉闷,非常的贫乏、平庸,充斥着大量抄袭来的句子,大量的人云亦云的东西。令人有一种“一望无际的眩晕”。
我没有系统的读过教育专著,也没有系统的读过某一名教育专家的文章,和大多数人一样以刷屏为主要“读书”方式,或许是没有细细品味,总有一种读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所以往往把它收藏了,想着等有时间再细细品读,而时间总是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刷屏”占有了,收藏的东西变成了“古董”,偶尔打开仍然被习惯了的“刷屏”所代替,后来干脆转发给别人,想着自己不读,就给别人读吧!
人的“劣根性”总是为自己的惰性寻找原因,我也不例外,终于我为自己找到了“刷屏”的原因,那就是所有的文章好像被一个很大在罩子罩在里面放很好长时间,已经被同化成一种东西,就像孩提时期玩泥巴一样,不管你怎么拿捏它总是个泥巴。与其和张文质老师一样“一望无际的眩晕”,还不如“刷屏”算了。
我还感觉到,今天的教育领域本身也存在着一种令人感到窒息的、非常沉重的困惑。时代在变化,而我们教育仍然只能把目光框限在课堂上,课堂上的目光集中在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又集中在教材的分析、教法的运用和考试等非常知识化、非常琐碎的问题上。
这几年,听的最多的是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以学定教”、“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之类的话题,表面看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和表现,但在观课时,确往往更加关注老师的表现,所以老师们往往把自己放在了核心位置。由于理论与现实差距很大,导致改革变成了唱高调,课堂变成了假大空,往往没有“自主学习”就展开“合作学习”,而且也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一味追求合作,不假才怪。
这让我想起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可以花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研究某一种昆虫,蚂蚁、蝉等,而在我们的教育领域,教师心目中的孩子不如法布尔心目中那些渺小而又独特的昆虫,心目中全被所谓的教育专家的文字占据了,而这样的专家、文字到处都是,很难分辨真假。更可悲的是一部分教育专家除了曾经接触过自己的孩子外,连一天老师也没当过,或者像我一样只站了几年讲台,就开始大写特写教育文章,读者不“刷屏”才怪。
乘着国庆放假串门之机,和在城里上学的孩子进行了巧妙交流,翻看了他们的“边缘学科”课本,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刚刚进城不久的老师“拉家常”,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唯一让我心理平衡的是,城乡学校的课程落实差距不大,虽然城里学校第二课堂丰富一些,但仍然以碎片式的活动形式呈现者居多,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至于文体活动吗,城乡学校都在开展,差距是城里学校环境好条件好,但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及乡下,更多的学生是以观众的身份出场。这恐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途径了。如果要写作,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口,不必在意被同化了的理论。素材来源于生活,只不过我们没养成观察的习惯。
让《写作作为通用能力》,从观察自己的学生出发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不要迷信专家,即使是真正的专家,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要想用在自己的教育中,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思想。
坚持每天写,写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不要被外在的”华丽“左右自己的写作;拿别人的东西是要付出代价的,别看不起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
邵校长说的这些正是写作的精华所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