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永远的波西米亚。一种精神的荒芜感,笼罩了整个世界。原来,我们都不是被上帝选中的幸运者,原来我们都是被抛弃到这个世界中来的。精神与肉体的流浪,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我们,尚且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流浪,毕竟我们有屋檐,我们有一张床板,我们有肉体可以栖息的地方。城市里的流浪者,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波西米亚,那种无依无靠,那种四海为家,在这个苦难的世界上,他们坚强的活了下来。每一个健康的生命个体,尤其是他们,都可以算得上是英雄,他们,都值得我们来唱赞歌。
生命力量的顽强姿态,不仅仅在于矫健的身姿,不仅仅在于倔强的微笑,更在于那千千万万的漂泊者、流浪者。他们以沉默之态,蜷缩在最为黑暗与边缘的角落,他们的生命把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争名逐利,他们全部的目标只有一个——生存。坚强的活下去,这是造物者赋予给每一个人的权力,即便没有那么华丽,即便没有那么灿烂,但生命的本真,就是一种人世间最耀眼的荣光。
流浪者,其中不乏伸手要钱之人,即便如此,他们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任何一个有了基本生存保障的人,没有理由会放下人类固有的尊严,低下倔强的头颅,让自己的双手出现在陌生人的眼前。不得已而为之,为的就只有两个字——生存。这样强烈的对生命存续的渴望,这样的对于生命存在的坚守,难道不值得我尊重吗?
当然,波西米亚之歌,更应该献给这样一群人。他们流浪,不摇尾乞怜;他们漂荡,但自食其力;他们歌唱,对生命的坚守。这样一群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哪怕是一个落脚之处,没有自己的亲人,哪怕一个朋友。他们不成群结队,他们不求诸于官方,他们独自一人去战斗,不为其他,就为了那充满无限魅力的词语——生存。
他们其貌不扬,黝黑的脸上,散发出来的是岁月的苍劲,焕发出来的是时代的自信。他们的饕餮,来源于每一个可能存在食物的地方,垃圾桶、潲水缸、垃圾站,只要有食物,就有他们生存的可能。布满汗渍的双手,掏起塑料袋中的馒头,雪白的馒头上,多了他们一道发黑的齿印,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津津有味。
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的言语,他们不需要交流,他们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沉默,是他们统一的标签。每一个流浪者,都是一个家,他们的家就在他们的背上,就在他们的手中。一年四季,永远是一套发黑的棉外套。拖长的裤脚,上面有去年秋天的泥土。昨日的饭渣,在那虬髯中扎了根。行囊里,不知道还有什么宝贝,总之,他们在波西米亚之路上,一直凯歌高亢,未曾停歇。
他们之中,我犹记得,有这样一位独行者。裸露的右肩,五月的阵雨中,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男人的味道,准确来说,是波西米亚的男人味。和乞讨者并无多大区别,但他的面前,没有那一个里面时常躺着几张红色、绿色的钵。替而代之的是几包用黑色的烂布包裹着的小商品。一些大小各异的纽扣,一些长短不一的皮筋,以及缺了些内容的针线盒。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在我看来,他,不是商人,他,不是流浪者。那他是谁?他只是波西米亚之路上的路人甲。
波西米亚大道上,他们是先行者。我想谱一曲赞歌,献给他们。肉体的波西米亚,精神的波西米亚,永远的波西米亚。而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中的蝼蚁。以倔强的姿态,向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发出挑战,我们不是浮萍,我们不远飘零。即便是波西米亚的漫长征程上,我们也会骄傲的抬起头颅,我们选择主动流浪,我们不是被动的波西米亚者。把这曲赞歌,献给一切在波西米亚之路上的朋友们!祝你们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