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石壕吏》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作者: 碧水清荷_3e0f | 来源:发表于2020-10-15 22:53 被阅读0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石壕吏》的内容,体会蕴含于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并熟读成诵。

2.了解“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藏情于事,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设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杜甫的《望岳》《春望》《望岳》写唐玄宗开元三十年,年轻的杜甫漫游齐、赵,意气风发,胸怀理想与抱负写下了“会当凌绝览众山小”的诗句。唐肃宗至德元年八月,杜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后困于长安,次年三月作《春望》,此时距写作《望岳》已20年。“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社会动荡,面对沦陷的长安城,杜甫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凌云之志,心中只有家国忧思之怀。

作《春望》两年后,负责平息安史之乱的唐军战败,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当时杜甫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目睹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就是其中之一。

二、课堂活动一:初读概括,把握基调

1.全班集体朗读全诗,读完后正音。

壕(ho)逾(yu)邺(ye)戍(shu)妪(yu)咽(ye)

2.全班讨论,出示并解决疑难词句。

走:跑。

呼:大声吆喝

怒:凶狠

且:暂且。

前途:前行的路途。

3这是一首叙事诗,请以“我”的口吻讲述发生了什么事。

明确:“我”在傍晚投宿在石壕村,目睹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抓走老妇人充数。4.了解了诗歌中的故事内容,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这首诗呢?明确:深沉悲愤。

5.带着感情再次齐读课文。

设计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积累常用文言词语,训练学生概括文意

意图的能力,同时将学生带入诗歌情境,为下一环节学习做好准备。

三、课堂活动二:还原故事语境,体会作品情感

1诗中说“妇啼一何苦”,结合全诗,讨论“苦”在何处。

讨论后明确:

(1)丧子之痛:二男新战死

(2)苟活无奈:存者且偷生

(3)生活困:出入无完裙

(4)担惊受怕:有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2有人说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呼一何怒”步步紧逼出来的请你想象补充更

”的内容。

示例

吏:你们家的男人呢?

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其他人呢?

妇:室中更无人。

吏:你竟然撒谎,不是还有人在哭吗?

妇:惟有乳下孙。

吏:那就快把他母亲交出来吧!

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那不行,我们必须带人回去交差!

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3·分小组,演读补充完整的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4.提问:标题是“石壕吏”,作者为什么诗中不写“吏”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这种手法采用留白的形式、有语言精炼的妙处。

5.融情齐读“致辞”部分,尝试背诵。

四、课堂活动三:还原作者心境,理解抒情特点

1.杜甫一向以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著称于世,面对老妇一家的不幸遭遇却选择了袖手旁观与沉默,这怎么理解?

补充背景:公元759年春天,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兵败邺城。在这种情景下,唐王朝要想平叛仍需要征兵再战。但安史之乱造成人口损失达三分之二以上,相州一带早已“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造成征丁艰难。

明确:作者处于两难的境地,实在无话可说。他除了沉默以外很难有别的选择。

于国而言,唐军正准备在河阳与叛军作拼死的决战,如果再吃败仗,国家的前途将不堪设想,所以非补兵源不可,哪怕多一个炊事老太也好。

于民而言,人民群众已经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这一家的牺牲尤其惨重,怎么好再来抓人?

2.这首诗近乎纯用叙述展开,没有直接的议论抒情句,(除“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稍露情感外),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态度的?

明确:诗人将褒贬之情融于精准客观的叙述中,用精练的词句去感染读者。

如“有吏夜捉人”句中,“夜”“捉”二字除了客观叙述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让读者感到:统治阶级于人民入睡的黑夜捉人,其突然袭击的凶残面目可想而知!作者如实而又准确的叙述,揭露批判之意不言自明!

再如写故事结局的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在客观点明事件结局的同时,已暗藏了对事件的感受从“暮投”到“夜久”再到“天明”,反映了老妪哭诉、官吏威逼时间之长,同时也表现诗人整夜难眠,极度关注事件的心情;“幽咽”二字把年轻寡妇忍气吞声、无力回天的心情刻画出来,也表现了诗人的同情之心;“独”字极言诗人与凄伶孤单的“老翁”分别的情形,人的悲痛之情也尽在其中。

可见,作者在叙事当中,笔端饱蘸无限深情,虽不着一句议论,不着一句抒情,但凄苦悲愤之情尽在不言中。

3.尝试带着感情背诵全诗。

相关文章

  •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石壕吏》的内容,体会蕴含于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并熟读成诵。 2.了解“藏问于...

  • 怎掉进行创新设计二余映潮

    、教学手法的创新设计 下面是杜甫《石壕吏》的教学设想: (1)教师提供这首诗的背景资料。 (2)指导朗读吟诵。 (...

  • 文魁大脑实用武林计划第四期~严林语~第一次

    8案例一: 背诵杜甫的诗《石壕吏》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

  • 石壕吏

    渔家傲 词林第三部 借宿石壕逢恶吏, 有翁无奈翻墙避。 残妪开门先落泪。 哀声起, 二男为國捐身死! 殞者无言長已...

  • 石壕吏

    我们终是这乱世之中的漂浮者,这乱世,何时是个头呢?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坐在石壕镇前,双手合十,笃定了终会来临死亡...

  •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 石壕吏

    [唐]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 石壕吏

    拂晓的月光悄悄躲进石壕村里。只听得见前户人家的妻子正撕心裂肺的哭喊着被差役抓去的年轻丈夫,只看得见一只羽毛漆黑...

  • 石壕吏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

  •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壕吏》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da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