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解析]:据史籍记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此计的是春秋时期的叔詹。是在公元前666年,楚国令尹(宰相)公子元领兵攻打国力甚弱的郑国时,将此计献与郑文公的,并以此粉碎了楚国的入侵行动。所谓“空城计”,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空虚”背景下使用的计策。如果我方一旦在“空虚”的时候,突然被敌人兵临城下,让我们猝不及防的话,那该如何是好呢?撤退,势必要被敌人围追堵截,穷逼猛打。硬拼,这无疑是以卵击石,加速灭亡。此时此刻,“空城计”便是一个不得以而为之的,又往往能解燃眉之急的办法。
也就是说,既然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设置牢固的城防,那干脆就摆出一付原本就没有设防的样子;既然实力根本就难以和敌人对抗,那就将这仅有的力量也都隐蔽起来;既然在紧急之中根本就来不及做充分的防备,那就索性“大大方方”地将这种毫无准备的样子呈现给敌人,这就是所谓的“虚者虚之”。正是这种毫无畏惧的“示敌以虚”才能让敌人“疑中生疑”,才能收到“奇而复奇”的效果,最终才能使敌人由疑虑而产生恐惧,因恐惧而不战自退。
应用此计有时是风险很大的,因为我们必竟是处于“空虚”的境地。一旦敌人或早已明察了我们的底细,或根本就不受我们的迷惑而“一意孤行”照攻不误,那我们可就是凶多吉少了,也许就只有“杀身成仁”这一条路可走了。因此说,尽管一时情况危急,间不容发,但也要对敌我双方做一定的分析。诸如敌将是不是那种生性多疑,谨小慎微的人,一旦此计不成,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权宜之策。决定用此计破敌之后,不仅要尽量做得天衣无缝,周密得当,更要做到有胆有识,临危不乱,真正能让敌人觉得我们是深不可测,虚实难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草庐经略·虚实》),才能做到“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子兵法·虚实篇》)最后应该指出的是,此计只能作为一个缓兵之计, 敌人受骗上当暂时退兵之后,还应早作打算,或尽快调兵遣将,或尽快脱离险境。因为假的终归是假的,虚的终归是虚的,时间一长就很有可能被敌人察觉,到那时就会前功尽弃,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国计例]:
凭空能退敌军十万众
只用一琴一扇两书童
尽管孔明再三叮嘱马谡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若有失,我大军皆休矣!”但马谡还是让魏军夺走了街亭。街亭一失,蜀军一下子就落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所以当孔明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跌足长叹道:“大事去矣!”随后孔明就立即调兵遣将,布置全线撤军。他先对关兴、张苞吩咐道:“你二人各引三千精兵往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军不可大击,只需鼓噪呐喊,作疑兵以惊走敌军即可。”然后令全军起程撤退,让马岱、姜维断后。
孔明刚刚安排妥当,就见飞马来报:“司马懿亲领大军十五万,往此处蜂拥而来。”此时,孔明身边已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名兵卒。所以众人听后无不大惊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见城外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杀奔过来。只听孔明不慌不忙地传令道:“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大语者格杀勿论。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军到时,不可擅动,我自有退兵之计。”吩咐完毕,只见孔明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登上城上的敌楼,然后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
却说司马懿的前军杀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前行,只好急忙报与司马懿。司马懿笑而不信,亲自立马远望,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手捧宝剑,右有一童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几名百姓,都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不禁大为惊疑,急忙令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全军往北山路撤退。他的次子司马昭大惑不解地问道:“莫非孔明并无兵马,只是故作此态,父亲何故如此急退兵马?”司马懿答道:“孔明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定会中计,你等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魏军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不禁抚掌而笑。众人皆骇然问道:“司马懿乃魏军名将,今亲统十五万精兵到此,为何见到丞相便不战而速退呢?”孔明答道:“此人料我生平谨慎,从不弄险,见我今天如此模样,便疑有伏兵,所以退去。魏军必往山北小路而走,我已令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了。但是,司马懿一旦醒悟定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还须速速撤离此地。”于是,孔明带领蜀军连夜撤回了汉中。后人曾有诗赞道:“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后人指点虚与实。”
孔明的这个“空城计”之所以能大获成功,一是因为孔明智勇超群,临危不乱,在如此迫在眉睫的情况下还能清醒地审时度势,正确地作出判断。正如他所分析的那样:“我军只有二千五百人,若弃城而逃,必不能远遁。因此定会被司马懿所擒。”二是因为他能知己知彼,知道司马懿对自己平日的作风早已熟知,也知道司马懿这个本身就很多疑,所以才用了这个疑兵之计。但不管怎样,孔明应用此计都是不得以而为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非行险,盖因不得以而用之。”所以后人还是不要随便仿效为妙!
有胆有识 子龙勇施空营计
无恐无畏 单枪匹马能退敌
为争夺汉中,曹操亲领大军来战刘备,孔明则派老将黄忠和大将赵云前去迎敌。一日,黄忠出营与曹军交战,赵云则留守营寨。谁料,黄忠被曹操的大将张、徐晃、文聘围杀而不能脱身,手下的军士也多有死伤。赵运在营中见黄忠未回,急忙披挂上马,引三千兵马前去接应。只见赵云左突右杀,所向披糜,且战且走,如入无人之境。一条银枪在手,上下翻飞,若舞犁花,若飘瑞雪。直杀得魏军将士屁滚尿流,无人能挡。就连张 、徐晃也都胆战心惊、不敢迎战。就这样,赵云先后将黄忠、张著等人救出重围,随后便望本寨而撤。
曹操见赵云勇往直前,所向无敌,便奋然大怒,自领大军在背后追杀而来。此时赵云已杀回营寨,部将张翼出寨应接。张翼见身后曹操大军紧追不舍,就对赵云说:“追兵渐近,快令军士关上寨门,速上敌楼防护。”只听赵云大声喝道:“休闭寨门!你岂不知我在当阳长坂时,单枪匹马,视曹操八十三万兵马如草芥。今有军有将,还有何惧哉!”遂即令弓弩手于寨外壕中埋伏,又将营中旗帜和兵器尽皆倒偃。只有赵云单枪匹马立于营门之外。
却说徐晃等将追至蜀营寨前,见寨门大开,军营之内更是偃旗息鼓,悄然无声,再见赵云横枪立马,一人当道,于是诸将不敢前进。等曹操亲到,急催督众军向蜀寨进击。众军听令,齐声呐喊,杀奔蜀营。但见赵云威风凛凛,岿然不动,只把曹兵吓得翻身就回。赵云把枪一挥,壕中弓弩齐发。此时正值天色昏黑,曹操不知蜀军到底有多少兵马,于是拨马便走。只听得身后杀声四起,鼓角齐鸣,黄忠、张著也各引一军截杀曹军。直杀得曹军胆战心寒,一泻千里。最后,赵云占了曹营,黄忠夺了粮草,二人大胜而归。正如诗中赞道:“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单枪显英雄,匹马亦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颤: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若说赵云以一身之威挡数十万猝至之敌,仅仅是靠“胆大包天”而使空营计成功是有些偏颇的。最主要的是,赵云已经看出凭着自己昔日在长坂坡的余威和刚才营救黄忠等人时的凶猛,以及单枪匹马立于营外的大无畏,是完全能够在心理上威慑并战胜曹军的。更何况身后有兵有将,弓弩手也都作好了迎敌的准备。正如《三国演义》的评家们所评述的那样:“子龙若闭寨而守则必死,若弃寨而走也必死,乃不弃寨也不闭寨,而掩旗息鼓立马在外,以疑兵胜之,非独胆包身,直是智包身耳!”所以说,使用“空城计”必须要既有胆又有识,有胆无识者最好勿施此计,不然很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被己害。
空城以待 实属迫不得已
犹豫不前 只因令人生疑
在三国中除了孔明、赵云使用过“空城计”以外,还有魏国的大将文聘。据《魏略》记载:“孙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至,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这段文章记述的是这样的一事件:大将文聘是当时魏国的著名将领,有胆有识,智勇兼备。所以魏主才将一座最前沿的城池交与文聘把守。不料,有一天孙权亲自带领几万兵马突然兵临城下,气势汹汹地摆出一付要攻打城池的样子。当时天气十分恶劣,倾盆的大雨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大部分的城墙和栅栏都被大雨冲垮了。因为老百姓和军士都忙于在田中抗涝,所以还没来得及将其修复。文聘得到孙权领兵猝至的报告后,一时也是不知所措。思前想后,觉得只有用表面上的静默和潜伏才能领孙权产生疑惑,使其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最终令其不敢轻举妄动而不战自退。想好之后文聘急忙下达命令,令城中所有的人都隐蔽起来,不要被吴兵发现,然后自己也藏在府衙中不去迎战。
孙权见到城里城外既无兵马也无百姓,就连倒塌的城墙也无人修复,不禁真的疑窦丛生。于是对部下们说道:“文聘在北方以忠臣著称,所以魏主才委以重任,派他来驻守此处重镇。今天我兵临城下,他为何一点反应都没有,既不出城而战,也不筑城而御。这其中肯定有诈,要不就是他已有了强大的外援。因此我们最好不要冒然攻城,以免中了魏军的圈套。”于是,孙权下令全军撤离此城,回师东吴。
文聘和孔明、赵云一样,都是处于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急状态之下。因敌人猝至而来不及做好充分的迎敌准备,所以如果出城迎击,或因仓促应战,或因寡不敌众而凶多吉少。如果在城中御敌,则会因没有城墙围栅作屏障而难以固守。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也只能是“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而“权果疑之”,最终“遂不敢攻而去”。
[注释]:
1.虚者虚之,疑中生疑:此处的意思是,对于本来就空虚的并不做掩饰,反而使其显露得更明朗。这样才能加重敌人的疑虑。
2.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语出《易经·解》卦:“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此语在本计的意思是,在这种似战非战,似守非守,似退非退之间,便可产生奇中更奇,妙中更妙的功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