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一掷
现代汉语中的“孤注一掷”是一个成语,读音是gū zhù yī zhì,意思是拿出所有的力量作最后一搏,出自《宋史·寇准传》。解释为: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其实,汉语成语的“孤注一掷”是出自礼学语言里的“孤竹一掷”。孤竹是商纣王管辖的一个地名。现在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所在的地方。秦皇岛市是北方的城市,不可能生长竹子的。那么,过去为什么会叫孤竹这个名字呢?
这还要从秦皇岛市的地容地貌说起。孤竹指的就是现在的柳江盆地,由于盆地形状象甲骨文文字的“竹”字。并且是一块独立的区间,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称呼这块土地为“孤竹”。
孤竹一掷图中上面就是秦皇岛市的地貌图。柳江盆地自然的形成了甲骨文文字的“竹”字。图的下面是甲骨文的“竹”字。孤竹的名称就是这么的来的。
当时的孤竹人,是蜀地人经过豫商来的这里安家落户的。这些人是具有浓厚礼学宗教意识的社会群体。隶属于喜马拉雅礼教体系。来到孤竹这里以后,自称为“末曷”人。信仰地就是现在秦皇岛市山海关的悬阳洞。末的意思是:事物或者物体的顶端末梢。曷的意思是:山开,一人入寒匣。末曷两个字的合成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人进入山洞里面,可以看到山洞顶端的日月光辉。象征着礼学思想的阴阳同辉。
孤竹一掷图中就是秦皇岛市山海关的悬阳洞内景中,代表着“末曷”含义的山洞顶端图片。这种宗教信仰和崇拜,就是对礼学思想阴阳理论的膜拜。后世的秦始皇东巡所谓求仙,其实就是到这里进行膜拜礼教的。当时,人们就把悬阳洞的前洞和后洞称作为了“秦皇宫”。后来的汉武帝、曹操、武则天都来到过“末曷”洞中进行了膜拜。尤其是武则天把自己的年号定为“曌”。意思就是象征末曷洞里的日月同辉。武则天死后立的无字碑就是表达出了日月不在,万事皆空的意思。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周武王灭掉了商纣王以后,其子的命运。其子是商汤的领袖,是在祁连山和蜀地人汇合后,一起进入中原地区的。当时联邦社会里,其子是帝,纣为王。周武王灭掉了商纣王,并不敢伤害其子。其子选择了离开周武王。带着商汤的遗老遗少向东奔波。历史上说其子到了朝鲜半岛,建立起来了其子朝鲜。这是错误的认为。其子是投奔到了孤竹,来寻找孤竹的末曷人。当孤竹的末曷人知道了自己的同胞悲惨的命运以后,非常的愤慨。因为孤竹的东面是肃真人,也是黄帝的部落集团的人。孤竹当时的形势是受到了黄帝东西夹击。南面是渤海,情况也是非常危机。于是,孤竹的末曷人就和其子选择了北出榆关。放弃孤竹,再图大业。末曷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复仇,选择了放弃孤竹的举措。这一行为过程礼学后称作“孤竹一掷”。也就有了后来的成语“孤注一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