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建国时的欢庆队伍在主席台下兴高采烈,当四人帮以毛泽东、毛主席的名誉兴风作浪,当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名族的兴旺发达,邓小平一路从辅助,到被污蔑,最后成为国家领导人,这是一般人无法想象也无法做到的。影片开始是建国三十五年大庆典前,邓小平所乘的国产红旗缓缓走过,仿佛就象征着邓小平所走过的建国三十余载岁月。
在欢庆大典上,可以看到人民兴奋的笑容,可以看到“小平您好”的绿地标语,但是看不到邓小平脸上紧绷的表情有一丝松懈,大概淮海战役前的邓小平也是如此严阵以待。果不其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首先就是抓关键点,抓科技教育,凡是拿重心,找准着力点,也许就是邓小平思想最主要的体现。把大革命期间被称作“臭老九”的知识分子重新启用,把锁在他们身上的枷锁,头上的高帽子,心里的担忧一一打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们无法猜测这个伟人身上到底还藏着什么样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现今还在为我们所用。
农村的改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此打破了人们吃大锅饭的想法。在公社的管理下包田产,自管产出。但是这其间带给邓小平的种种压力又怎么是我们所能想像得到的,这是一个国家,这是一块站立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土地,这更是一张饱经种种风霜,历受千辛万苦的面庞,如今要让其从新焕发生机,单凭邓小平一个人,哪怕他再伟大,我想都是不可能的。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当邓小平在以自己的方式抨击“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有以前的老战友们站起来义无反顾地支持;当邓小平在南巡时有无所百姓以自己的方式表达邓小平无尽的感激。我想正是有如此的支持,邓小平才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时话语的铿锵有力,才会有面对改革开放时,顶着各种极端言论和过激行为时的气定神闲,才能有在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题时的坚定。
网友评论